有合適的工具儀器,我們能做的事情很少。所以前期的研究主要會集中在這兩個方面,一個是建立一種理論體系或者猜想,另一個則是設計出合適的工具。跟你們術士不同,你們只要有自己就行了。”
“您說得很有趣,我記得有種說法說術士是內求型的,而現代科學是外求型的,所以修煉才是王道,科學是死衚衕。”
袁院士大笑:“哈哈。。。既然如此,我們現在不就得改弦更張,不,改邪歸正改行去研究修煉了麼?其實這話也未必沒有道理,只是想得太遠了,一個地球供養不起我們時,我們會向地球之外尋求生路,如果一個太陽系供養不起我們,我們就會走出太陽系,從這方面來說,滅亡的威脅就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外求型未必就錯了。如果反過來,大家滿足於內求型的進化,最後可能永遠都不會走出地球。”
方石一怔,隨即搖了搖頭道:“除了生存之外,人類還有一個最大的動力您忘記了。”
“什麼?”
“求知!”(未完待續。。)
第六百九十七章 儀器
袁院士的研究院要蓋好好早得很,方石的陣局自然也不會現在就擺上,至於讓青溪去弄設計圖,甚至還讓夏雨欣將節點位置勘定,其實是為了在開工前取得資料,以便在周圍的建築完成之後進行對照。
如今這處叫做青岡壩的地方已經完全變了個樣,雖然方石要求他們儘量不要動周圍的山體和植被,但是既然要施工,那麼就不可能不動,施工場地要佔地,堆放材料也要佔地,工程部隊居住也要佔地,所以不破壞山體植被什麼的,只能是奢望,最後只是破壞的嚴重還是輕微的區別罷了。
因為施工的關係,工程部隊倒是先將道路給修出來了,這道路正好連線著留仙洞的盤山路,方石現在要過去很簡單,騎腳踏車只需要十來分鐘,如果開車則是眨眼就到,不過方石只去看了一次就沒興趣了,事實上袁院士這個未來的主人都不願意去管施工的破事,他現在正在研究剛剛送來的儀器。
袁院士從雲和道人那裡租來了一個留仙洞的院子,將儀器暫時放在這裡,今天他特意找了方石過來,想讓方石看看這些儀器,給提提意見。
跟隨這些儀器一起的,還有袁院士自己的研究團隊,方石這才知道,袁院士原來在京城大學還有自己的實驗室,看到一眾老老少少都管袁院士叫老師,方石也是有些羨慕的,這就叫桃李滿天下啊。
袁院士的徒子徒孫太多,方石也不可能一一認識,只關注了一老一少兩個。一個叫洪濤。年紀有四十出頭。正是出成績的年紀,不過這人一直沒有離開過老師,是袁院士最能幹的助手,現在也在京城大學任教。
另一個年輕人叫蘇為民,三十出頭,剛剛博士後出來,也選擇了追隨老師,這兩個都是相當有能力的人。不單在學術上有本事,組織和領導團隊的能力也很強,這一點上,袁院士毫不諱言的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洪濤很穩重,是一個實幹家,為人誠摯穩重,雖然他對玄門術士根本就不瞭解,但是他絕不會輕易否認和排斥這些相當玄幻的學說,而是在很認真的進行了解調查。蘇為民則朝氣蓬勃,他很喜歡錶達自己的情緒。為人很開朗,特別能接受新事物。知道這次老師的課題竟然是要用現代科學的觀點去證實玄門術數,他第一個就報了名。
袁院士引見了方石之後,蘇為民立刻就成了個問題兒童,整天纏著方石問個不停,方石懶得搭理他他就去纏著夏家姐妹,幸好這人已經是結了婚的,否則夏雨欣一定會給他好看,夏家姐妹各自有自己的一大攤子事,哪有功夫敷衍好奇心爆棚的蘇為民,最後蘇為民找到了除了修煉就整天無所事事的陳必信,這下子兩人是乾柴碰上烈火,一拍即合。
於是,今天陳必信也跟了過來,袁院士和洪濤陪著方石,蘇為民則拽著陳必信,正在給他演示這些儀器的用法,方石也順道站在後面看著。
“這是一個廣譜的電磁波接受和分析儀,是一種頻譜儀,接收的頻率從20赫茲的超低頻一直到1g的超高頻,還可以同步記錄分析,其中整合了一臺小型軍工級的處理機,當然,這後面的訊號和資料處理不難,比較難的是前面的檢測接收部分,你知道的,陣局裡面共鳴能量的強度應該是很低的,甚至會直接淹沒在背景噪聲裡,尤其是現在這種複雜的電磁環境。”
方石抿了抿嘴,事實上兩儀微塵陣內外隔絕了電磁訊號的傳遞,這其中的緣故方石不知道,但是他也不認為這跟強電磁場有關係,否則袁院士他們早就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