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部分(3 / 4)

小說:回到天國當附馬 作者:恐龍王

命令下,西路軍開始慢慢撤回西線,並伺機對阿薩姆關展開攻擊。

而西路軍的攻擊行動也拉開了阿薩姆關攻防戰的序幕。

在阿卜杜拉大會戰結束之後,黃旭便與眾將以謀士商議下一步行止,經過周密的準備,太平軍決定不給英印軍以任何的喘息之機。由田小二與東方不惑率西路軍重歸西線,由他們主攻西路。而東路軍則在休整的同時,盡最大的努力將英印聯軍的主力牽制在東線,從而西線的進攻創造有利的條件。

如此一來,英印聯軍防守西線的軍隊就會捉襟見肘,這也就給田小二與東方不惑取關創造了機會。

黃旭的意圖很明顯,他就是要給英印聯軍施加強大的壓力。最後以較小的代價勝之。

總體來看,太平軍的策略正好切中英印聯軍的要害,於太平軍大有裨益。

而田小二與東方不惑在率軍重歸西線之後,便開始明目張膽地進攻阿薩姆關。

本來,在阿卜杜拉大會戰大會戰進行的時候。田小二等人一直以小許的兵力作為疑兵,用以牽扯關內的敵人,而關內的英印軍也接到蒙哥馬利等人的命令,因要與太平軍在東線展開會戰,所以,西線只能堅守,而不能隨意出戰。

正是因為雙方的顧忌,西線的阿薩姆關一直都相當的平靜,直到太平軍西線主力的再次到來,形勢才又開始發生了變化。

本來,阿薩姆關溝深,牆厚,每隔1米設有無敵大炮一尊,是名符其實的堅城,田小二等人正是顧忌於此,所以,一直以來,他們都並不願意強攻此堅城,但是,關內的敵人也非常之精,如想誘他們出戰,那絕非容易之事。

可是,東線戰事的變化或多或少地影響了西線的格局。

隨著阿卜杜拉大會戰的結束,軍事進攻的主動權已經完全掌握在了太平軍的手中,而且太平軍是士氣高漲,三軍用命。

所以,值此有利的局面之下,田小二等人想趁著大勝的餘威,在沒有更好辦法的情況下,打算強行攻擊阿薩姆關。

因為這一關始終要過,既然不能取巧,那就用強好了。

隨著太平軍投入大量的力量攻城,城內的英印聯軍的壓力是越來越大。

雙方之間的兵力差距本就很大,太平軍西路在歷經大戰之後,原本五十萬人的大軍還有接近四十萬人,而英印軍用來守關的將卒則只有接近十萬人,雙方之間的兵力對比是4:1,再加上太平軍挾大勝之餘威而來,戰鬥力不能以常理度之,所以,雖然太平軍攻城,英印軍是憑堅城據守,但佔據上風的仍然是太平軍。

而在太平軍強大的攻勢面前,阿薩姆關搖搖欲墜,隨時都有破城的可能。

可是,就在太平軍將要一鼓作氣拿下城頭的時候,英印方的援軍到了。

此次,英印援軍由華萊士率領而來,共計有二十萬人,包括三萬英軍和十七萬印軍,正是在他們有力的協防之下,守城的英印軍才打退了太平軍的進攻,最後將阿薩姆關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華萊士為什麼這個時候會來呢,他不是正與蒙哥馬利一世率軍與太平軍的東路大軍對峙嗎,怎麼會這麼巧出現在這裡。

原來,英印聯軍在與太平軍東路大軍對峙一段時間之後,便接到了阿薩姆關的急報,說是太平軍主力扣關甚急,請求支援。直到此時,蒙哥馬利一世與華萊士才識破了太平軍的計謀,太平軍是聲東擊西。

而事態確實很嚴重,如果阿薩姆關被破,那英印軍的西面將會被完全暴露於太平軍的兵鋒之下,到了那個時候,印度西面的土地將不再為印度所有,而大本營新德里也將承受來自於西線的壓力。

所以,再三權衡之下,並經過進一步與英國駐印總督…威廉商議,蒙哥馬利一世決定派華萊士親自率軍前往阿薩姆關守關,為印度守住西線,也為英印聯軍守住一絲希望。

而說起這英國駐印總督…威廉,此人也是大有來頭。

此人是皇族,是現今英女王的堂侄子。

當然,此人也並非完全是草包飯桶般的王室紈絝子弟,在很多事情上,他也有自己獨道的見解,更關鍵的是,他能使如蒙哥馬利一世與華萊士這樣的人真心聽命於他,為他效勞,由此可見他的確有非一般人的手腕與魅力。

也許正是因為此,英女王才會將其派到這裡面來的吧。

印度是英帝國相當重要的殖民地,這塊肥肉被很多人所覬覦,沒有一個精明強幹之人在這裡坐陣,英女王又豈能會放心。

而經過阿卜杜拉大會戰之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