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隨羅澤南所部殿後。
對於這樣的安排;眾將基本上都沒什麼大問題;但有些細節問題;眾將還有點想法;比如說;楚軍在第一波次離開;身為楚將的江忠源就覺得這對湘軍弟兄不公平;他表示,楚軍願意留下來斷後;讓湘軍兄弟先走。
而對李鴻章走在最後;湘軍的三大將軍也不同意;他們覺得這太危險了;李鴻章應該走在隊伍中間;這樣既方便指揮整個隊伍;又可以避免不測事件的發生。
對於這樣的提議;李鴻章是斷然拒絕了。他的理由是;軍令如山;軍令既出;那眾將只能遵守;而且;他認為這樣的安排也是合情合理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照顧周全。他也進一步為眾將做了更為詳細的解釋。
首先;他之所讓楚軍先一步離開;那是因為他想將駱秉章放在最前面;由駱秉章總領這開路先鋒之職;他心中放心;而且對大軍也有益。
其次;李鴻章自己斷後;也有他自己的道理;這戰場形勢變幻莫測;他只有在後;才能將一切都看得清楚一點;這對指揮全域性也是大有裨益的。
眾將見李鴻章堅持;也都無話可說;只能分頭去準備。
眾將離去之後;駱秉章按李鴻章的意思;做為湘楚軍的全權特使去了一趟清營。
他面見了恭親王及僧格林沁;將所有撤軍的細節與二王面對面地進行了協商。
比如說;湘楚軍何時集結;如何走;準備分幾批次撤離;撤離的路線又是什麼;清軍將如何配合;如何保證兩軍之間不發生磨擦;在城內怎麼處理;在出城之後;又該如何辦…等等;針對這些細節;雙方做了詳盡的探討。
這樣的商談進行了一段不短的時間;雙方經過幾番討價還價後;最終敲定了相關的細節;達成了一致意見。
細節商定之後;駱秉章急於回去向李鴻章彙報;所以;先行一步離開了。
駱秉章離開之後;恭親王與僧格林沁也聊上了。
“老恭;我覺得這是個機會;協議一定;湘楚軍必定放鬆警惕;那麼;在他們離開的途中;我們可以趁機進行伏擊;如此一來;全殲湘楚軍的機會還是很大的。”僧格林沁又開始不安份了;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他們這才剛剛與湘軍達成協議;轉瞬間又開始玩失憶。
恭親王一聽僧格林沁此言;直搖頭;他都覺得僧格林沁有點做的過份了;他是好不容易才說服李鴻章同意撤軍;沒想轉頭間;僧格林沁又想變;他真不知這老僧在想什麼。
“老僧;不;我不同意;這一次;我無論如何都不能同意你這麼做;這樣做的危險性實在是太大了;而且;你我都知道;太平大軍已經兵臨城下;局勢危急;如果我們再與湘軍打起來;太平軍一定會趁機攻城。真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怎麼辦?”恭親王有點惱火地道。
“我已經命鄧定公帶了幾萬人馬去增援了城門守軍;只要我們固守城池;並不貿然出戰;城門一定是固若金湯;誰想攻陷;都不是那麼容易的;老恭;你想多了。”僧格林沁信心十足地道。
原來;那已經魂歸故里的黑甲小隊長留了一手;他在去找寧副將的同時;已經派人將太平軍兵臨城下之事;通報給了恭親王與僧格林沁;這才有了鄧定公率軍增援城門之事發生;只不過;恭親王與僧格林沁並不知後續城門大戰的情況;所以;他們直到此時;還以為城門未失呢。
“老僧;你就是太過於自信了;你吃這樣的虧還少嗎;遠的不說;就說圍殺湘楚軍這一次;以你的說法;那也是萬無一失的;但是;到最後;這結果你都看到了。多的就不需要我再說了吧;這前車之鑑就在眼前啊;你怎麼就不吸取一下教訓呢?”恭親王的話中還真有點恨鐵不成鋼的味道。
“此一時;彼一時嘛;況且;這次的機會顯然比上次更好;如果錯過了;那就太可惜了。”僧格林沁只要是能抓住一點機會;就想置湘軍於死地。所以;這機會一冒頭;他又有點按捺不住了。
“好了;老僧;你是當局者迷;我是旁觀者清;你是讓仇恨矇蔽了心智;我卻很清醒;所以;這一次;我無論如何都不會讓你胡來。”恭親王急道;他這次的態度很堅決。
“行了;行了;老恭;別急;聽你的;還不行嗎?”僧格林沁就知道恭親王不會同意;所以;他也沒打算與恭親王談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僧格林沁已經在心裡面打好了主意;一旦戰機成熟;他會毫不猶豫地出擊;戰場機會稍縱即逝;錯過了;就不會再回來;他不會做這種“傻”事;放過好機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