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算上已經被打殘的湘軍;滿打滿算;也就二十多萬人;而我們神策軍加上禁軍還遠遠不止這個數;在總人數上;我們甚至還佔有小小優勢;本王就不信;憑我們;還怕了區區太平軍不成?”僧格林沁對局勢的判斷並沒有郭文兵如此悲觀,只能說。他還存有一絲幻想。
“王爺;您說的沒錯;論人數;我們是比太平軍與湘軍加起來還多;但要論起戰鬥力;我們可是差遠了;先不說太平軍;就說這被我們包了幾次餃子的湘楚軍;我們現在吃下去了嗎?還沒有。這就是差距;而且是短其之內無法彌補的差距。如果我們現在撤;可能還有機會保留一部分有生力量;以供將來之用;如果現在仍躊躇不前;大難必將臨頭。”郭文兵是豁出去了。
他未曾想;僧格林沁做為一軍之帥;竟然有如此幼稚的想法;完全忽視當前的現實;這是非常危險的;郭文兵可不願意陪他冒這個險。
“可是;如果我們撤了;這合肥城就丟了;合肥一丟;通往京師的大門也就開啟了;太平軍必定會長驅直入;直抵京師;大清朝危矣。”僧格林沁不是看不清現實;而是;他還要為全盤大局考慮;他不能因擔心大軍的一點損傷而做出有損大局的事;撤退不是個難事;但撤退的代價卻是巨大的;他不得不慎重起見。
郭文兵聞聽此言;微微一愣;他可沒想這麼多;他只是就此仗;論此仗;如果按僧王爺的說法;這可是個大難題喲;又豈是他這種小人物可以解決的?
“王爺;您說的是軍國大事;末將論的是面前的這場仗;末將不知道撤退之後;會發生什麼事;但末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留下來;我們將只有死路一條;您可別忘了;除了已經進城的太平軍之外;太平軍的主力還在城外虎視耽耽;有可能;他們已在進城的路上;而我們呢;我們有援軍嗎?顯然;沒有。這兩相比較;此消彼長;結果可想而知。”郭文兵一語道破當前之困局。
如果清軍能儘早撤退;幸許還可以儲存實力;如果仍存有幻想;意圖在此硬拼;那就是找死了。試問;如果清軍連這點家底都丟了;那以後還靠什麼與太平軍鬥;說的更難聽一點;如果朝廷失去了他們這支大軍;大清朝還有以後嗎?與其在此找死;還不如暫時退避;容後再想辦法。
所以;在郭文兵看來;撤退對清軍最有利。
僧格林沁聽後;陷入了沉思;郭文兵的話對他觸動很大;他的確是需要好好考慮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