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裡,也不免有些緊張。
他們固然是寧王的親信,可是這並不代表,他們真願意謀反,謀反二字,即便是匹夫,多半在動手之前,也要掂量一下輕重。
………………………………………………………………………………………………………………………………………………………………………………………………………………………………
郝風樓又笑:“朝廷有百萬大軍,即便是在這南昌府外,尚有各衛兵馬數萬,寧王殿下,拿什麼反。所以,我奉勸寧王殿下,這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的好。”
他一口寧王殿下要反,故意掩飾掉那雙方的私仇,假若寧王是打著為兒子報仇的旗號,這些護衛,自然是鐵了心跟著寧王殿下幹,可論起是謀反,就是另一回事了。
朱權自然能聽出郝風樓的言外之意,正待怒斥,可是郝風樓不給他機會:“寧王方才說,這天下,本就該是寧王殿下坐的,寧王殿下,要與陛下共分天下是麼?殿下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難道不覺得臉紅?”
這便是話語的主動權,主動權掌握在誰的手裡,誰就佔據了主動。
而郝風樓確實佔據了主動,因為寧王朱權不說話了,更是因為,這個問題,是寧王深藏在心底深處數年的問題,既然郝風樓要從這個問題入手,寧王選擇了沉默。
郝風樓笑的更冷:“你自以為吃了虧,自以為上了當,自以為自己被人耍弄了,是麼?哈……荒謬,真是荒謬,那麼我要敢問寧王殿下,當年建文欺負宗室皇親的時候,你在哪裡?”
“你還在做你的逍遙王爺,坐掌十萬精兵,一聲不吭,周王廢黜,你置之不理,湘王全家自fen,你無動於衷,那時候的你,可有想過靖難麼?”
朱權咬著唇,竟是發現自己無力反駁,當時的情況,面對的乃是朝廷,他當然不能做出頭鳥。
“等到陛下豎起了靖難大旗,為宗室們報仇雪恥時,歷經大小百戰,朝廷五十萬大軍圍了北平時,你當時又在哪裡,你為何按兵不動,即便是沒有給陛下半分救援,可是可是口頭上,可有一丁點的策應麼?”
“沒有,都沒有,你依舊是坐守在寧城,沒有做聲,冷眼旁觀,因為你怕,你怕一旦陛下靖難失敗,自己引火上身,你明明知道,陛下靖難,是為了宗室,是為了皇親,是為了許多的兄弟,和他們的子侄,甚至他靖難成功,你也能得到偌大的好處,可是你沒有做聲,你把頭埋在了沙子裡,自詡自己文武雙全,其實不過是個懦夫。”
“等到陛下決心南下,奈何手中沒有兵馬,前去寧城,向殿下借兵時,殿下是怎麼做的?殿下再三不肯,卻是陛下先是誆騙你出城,將你挾持,才掌握了你的寧城衛,掌握了你的朵顏三衛,我說句不好聽的話,殿下當時,也想靖難,因為殿下自己心裡清楚,若是陛下靖難不成,殿下也要遭殃,可是你怕,你怕一旦失敗,最後殿下會惹來麻煩,所以你才演出了這麼一出好戲,故意讓陛下挾持你,為的,既是想分享靖難的果實,同時,一旦陛下靖難失敗,朝廷追究,你大可以將所有的責任推卸給陛下,說自己無非是受了脅迫,你看,殿下是何其的聰明,無論這場戰事是成是敗,都和殿下無關,成了有殿下的好處,敗了,也沒有殿下的壞處,是麼?”
朱權目光一滯,郝風樓說出了一個秘密,或者是將朱權的心思,公佈於眾。
沒有錯,至少在大眾的認知裡,當時的寧王,是個老實人,而當時的燕王,卻是個狡詐無比的傢伙,他跑去向朱權借兵,朱權不肯,結果燕王故意引誘朱權出城,請他相送,‘懵懂無知’的朱權自然應允,結果卻被燕王擺了一道。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朱權的手段而已,他知道燕王的心思,燕王也知道他的心思,因此,雙方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一個傻乎乎的跑去送自己的兄弟,一個將他挾持起來,號令他的兵馬。
這便是朱權的聰明之處,他想靖難,可是擔心後果,他必須得給自己留一條後路,既然如此,那麼就必須暗示朱棣演出一幕好戲,否則,他就絕不肯冒這樣的風險。
事敗,所有的髒水,都可以潑在你朱棣身上,可是一旦事成,你可莫要忘記了咱們兄弟的承諾,你可是說過,一旦事成,咱們平分天下的。
這是朱權的小心思,朱權不但沒有覺得羞愧,反而自詡自己聰明。
可是郝風樓卻是冷笑:“陛下為了宗室,為了大家的利益,可以義無反顧,即便赴湯蹈火,也無怨無悔,因為陛下知道,假若任由如此下去,不但陛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