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倒的人與其說是沒骨氣,還不如說是已經屈服。而那些依舊站著的大臣顯然心裡還不服氣,甚至還有一部分,更是臉色難看,一看就是死硬分子。
朱棣不露聲色,既不點頭,也不反對,只是似笑非笑,讓人捉摸不透。
可是其他的人,心裡卻都掀起了軒然大波。
百官之中,有人開始動搖,有人開始猶豫,這對他們來說,絕對是人生的一個考驗,若是勸進,未免對不起自己良心,可是不勸進,等於是前途喪盡,甚至可能會遭致殺身之禍。
於是有人默默拜倒,雖然什麼都沒有說,可是卻還是表明了態度,越來越多的大臣拜倒,以至於站著的大臣越來越少,格外的顯眼。
可是對那些燕山衛的武官們來說,卻是另一個心態,他們可是燕王殿下的親信,這些丘八們顯然沒有想的太深,沒有意識到這是一次白撿的便宜,可是當有大臣跳出來,他們才明白,這是一個極大的機會。
可惜,頭籌卻被王偁這些無恥的傢伙拿了去,想要表現,就必須比他們更加無恥。
這顯然是一場鬥智鬥勇,無限制的突破底線的舞臺,幾個燕山衛武官,其中包括了朱能一個個拜倒在地,而後道:“殿下若不登基,則要生靈塗炭了!”
效果還不夠顯著……
不過不要緊,有更不要臉的,燕山中衛千戶邱福開始滔滔大哭。
燕山中衛乃是燕王靖難之後編練的一支軍馬,雖然不如左右前三衛,不過邱福功勞甚大,是靖難的主要勳臣之一,他哭的撕心裂肺、捶胸頓足,差點要抽搐著暈死過去,口裡大叫:“殿下若不登基,如何向將士們交代,將士們追隨殿下,赴刀山、入火海,而今功成,天子不知所蹤,燕王應及早登位,以杜宇內妄議……”
朱棣不禁動容,邱福哭了,其他人見狀,紛紛擠出淚來,所有人的注意力一下子轉到了邱福身上,而王偁一下子,就變得不如何出彩了。
無數人心裡痛罵:“無恥!”
郝風樓很是悲劇,他很想卑鄙無恥,結果發現在這群老油條面前,自己的臉皮還是有點嫩,先是王偁,接著是邱福,這兩個傢伙佔盡了風頭,自己現在勸進,多半也沒什麼人關注,就如奔騰的滔滔江水裡,誰會在意你這一小朵浪花?
除非……除非自己能夠比他們更加出彩,可是……如何能更加出彩呢?
………………………………………………………………………………
又是一個星期一,新書依舊冷清啊,同學們,你們的支援呢?
第三十六章:富貴險中求
郝風樓一動不動的觀察著朱棣,心臟如小鹿一般撲通撲通的跳,再不表現可就遲了,怎麼辦?
正在這時候,有人冷笑一聲。
這個時候突然發出冷笑,實在是很不和諧,而恰好這裡多的是丘八,專治各種不和諧,由此可見,此人實在是大膽,顯然是打算要撞到槍口上。
朱棣臉色平靜,卻依然沒有任何表情,似乎他一直都在等,等著有人跳出來。
發出聲音的大臣一身大紅官袍,冷冷一笑:“可笑,可嘆!”
朱棣看過去,淡淡的道:“你是何人?”
這人昂然道:“微臣蹇義。”
蹇義……
所有人皺起了眉頭。
蹇義乃是太祖皇帝指認的輔政大臣之一,高居吏部右侍郎之位,這個人,是極有影響的人物,他的資歷倒不是來自於吏部侍郎,而在於他“因奏事稱旨,語言誠實,太祖又喜其誠篤,為之更名義。”
也就是說,他原本不叫蹇義,卻是因為太祖皇帝覺得他是個實誠人,所以才為他改的名,而且對他稱讚有加,經常對人說,蹇義乃是大明朝的忠臣,將來輔佐太孫者,非此莫屬。
朱棣的臉色之所以難看,就是這個原因。他打的是靖難的旗號,是要清君側,誅殺皇帝身邊的奸臣,為此,他專門擬定了一個奸臣的名單,讓人進行搜捕治罪,可是唯獨蹇義,卻沒有列入名單,理由也很簡單,你靖難是為了清除奸臣,是奉太祖遺命,恢復祖制,可是蹇義乃是太祖親自‘敕封’的忠臣,這個時候,你若是把他定性為奸賊,這不是打自己祖宗的臉,那還靖個屁的難。
可是問題又出來了,若是你不治他的罪,放任他胡說八道,若是說出一些大逆不道,甚至是危言聳聽的言辭,又該怎麼辦?
你放任他,其他人必定會受到鼓舞,到時,百官群起攻之又怎麼辦?
朱棣的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