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部分(1 / 4)

小說:醫道花途 作者:江暖

李卓然微笑問道:“您認為,人類能做到隱身術或者穿牆術嗎?”

他的英文很標準,地道的倫敦音,所以現場的每一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不少人開始議論紛紛起來,但以嘲諷為主——

“據說印度的瑜咖功中就有穿牆術。新聞媒體報道,不久前一個瑜伽術士還在一群印度科學家眾目睽睽之下做了穿牆表演。”

“關於印度的瑜伽術、華夏的氣功,關於人體特異功能,常常有一些離奇的傳說,比如靠意念隔瓶取物,遠距離遙感等。”

“很奇怪,這些傳說相當普遍,簡直是世界性的——當然,這些都是胡說八道。”

“華夏人喜歡這種古靈精怪的傳說,但不是科幻,沒有任何學術的依據,而是一種怪力亂神,或許這是華夏科學落後的原因之一!”

臺上,李卓然卻是沒有絲毫譏諷之色,而是滿臉凝重之色,目光如同深邃的黑洞盯著陳慶之,反問道:“這位先生,我很好奇,你為什麼問我這個問題?”

“對不起,我不能說!”陳慶之微笑道。

李卓然沉吟片刻,道:“既然你不願意說,那麼,我也不方便回答你!”

“這樣的話,我深表遺憾!”陳慶之心中一沉,苦笑搖頭。

李卓然卻是展顏一笑,道:“不過,等下你可以去我的酒店探討,我會向你一個人回答這個問題!助理,留下他的聯絡方式!”

三個小時後,倫敦帝國酒店的一間豪華套房裡,李卓然與陳慶之面對面坐著。兩人之間只放了兩杯酒店提供的速溶咖啡。

此刻,李卓然已經脫掉了西裝,而是穿了一件灰色的麻布唐裝,可見他對華夏還是保持著深厚的感情,有一種深深的認同。

李卓然直直地盯著陳慶之,雙目宛若深深的黑洞,道:“1910年天文學家曾預言地球要和彗星相撞,於是世界一片恐慌,以為世界未日就要來臨。這個預言確實應驗了,巨大的彗星掃過地球,但地球卻安然無恙。這是因為……”

明白這是一種考校,陳慶之連忙介面道:“彗尾是由極稀薄的物質組成,其密度小到每立方厘米10一22克,比地球上能製造的真空還要‘空’!”

“你有一定的物理學知識,我們接下來的談話就容易進行了!如果你毫無根基的話,我就不準備進行接下來的談話了!”

李卓然輕鬆地一笑,如釋重負,然後目光炯炯地反問道:“但在地球穿過彗尾之前有誰知道這一點呢?人們認為彗星是一團實體物質!至少在視覺上,它確實如此!”

陳慶之敏銳地抓到了他的思維脈絡,李卓然的思維是一種大跨度的跳躍,在那一瞬間,陳慶之甚至激發出強烈的興奮。兩個思維接近的人在這麼近的距離內產生了共嗚,猶如琴瑟和鳴,那是思想之琴絃在錚錚然地彈動。

“李教授說的,我明白了!”

陳慶之微笑道:“人們常以凝固的眼光看世界,把一些新概念看成不可思議。幾百年前人們頑固地拒絕太陽中心說,因為他們‘親眼’看著太陽繞地球東昇西落;人們也拒絕承認地球是圓的,因為他們‘明明’知道人不能倒立在天花板上,自然地球下面也不能住人。這樣,他們從曾經正確的概念出發作了似乎正確的結論,草率地否定了新概念。現在我們笑他們的固執,我們的後人會不會笑我們呢?”

第1351章微觀盡頭

“沒錯!”

李卓然欣賞地一笑,道:“即使對於‘人不能穿牆’‘人不能隱身’這種顯而易見的事實,也不能看作天經地義的最後結論。螺旋槳飛機發明後,在飛機上裝機槍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飛速旋轉的槳葉對子彈形成了不可逾越的壁障,直到發明了同步裝置,使每一顆子彈恰從槳葉空隙裡穿過去,才穿破這道壁障。岩石對光線來說也是不可逾越的,但二氧化矽、碳酸鈉、碳酸鈣混合融化後,就變成了透明的玻璃,光線就能夠穿過了。同樣的原子,僅僅只是原子排列發生了奇妙的有序變化,便使光線能夠穿越。”

李卓然再次停頓,整理一下思路,似乎想讓自己的話更加通俗易懂一點,繼續說道:“在我們的目光裡,身體是不可穿透的緻密體,但光能穿透。地球更是不可穿越的緻密體,但中微子能輕而易舉地穿越過去。所以,不要把任何概念看成絕對正確,看成天經地義不可稍改。”

“我明白了!”

陳慶之一臉嚴肅地問道:“但您認為,從理論角度來看,人類到底能不能穿牆而過?”

李卓然詫異地看了他一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