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3 / 4)

小說:魔源紀 作者:九十八度

在聽到有關水路法會的訊息的瞬間,沈婧楠就知道她的開心之旅暫時結束了

水路法會的舉辦地點也在淨土之上,大力和沈婧楠得知水路法會舉辦的時間後,便準時向著淨土飛去。

水路法會前面的四十二天都是眾寺廟的佛修在修功德。雖然大力對修功德的事不在意,但他還是捐了一些香油錢。沈婧楠倒是挺願意修功德的,因此,她捐了一大筆香油錢給下施的佛修。

快到水路法會的第四十二天,佛土各大寺廟的佛法高手陸續來到了淨土之上,這其中就包括普妙和慧秀。

普妙和慧秀是跟著般若寺的二十幾名佛修一塊來的,不過當初和普妙一塊偷襲大力的兩名緣覺境界佛修沒在這二十幾人中。

大力的頭髮雖然長了出來,可普妙和慧秀一到淨土不久就認出了大力。當然了,她們也發現了大力身邊的沈婧楠。

慧秀本想來大力這邊說些什麼,不過卻被普妙的一個眼神給制止住了。

到了水路法會的第四十三天清晨,所有人都自覺的走下淨土,只有那些佛法高深的佛修才留在了淨土之上。普妙也留在了淨土之上,但是慧秀卻和另外八名般若寺的佛修走下了淨土。

等佛法高深的佛修們在淨土上早已放置好蒲團上坐好後,就有一名老態龍鍾的老僧用佛音道:“世間一切,有好有壞,有大有小,例如佈施,佈施多,多功德,佈施少,少功德,故一切都有分別。身修則有不殺不盜不邪淫;口修則有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意修則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身口意的修行,當然各各有別。若於真心自性上講,本自清淨,本自具足,何假修證?何有勤忘?”

這名老態龍鍾的老僧的佛音結束後,就有一名年青僧人道:“身口意如何各自修行?”

“無上菩提者,被於身為律,說於口為法,行於心為禪;應用者三,其致一也。如江淮河漢,在處立名,名雖不一,水性無二。律即是法,法不離禪,身口意合一而修,身口意皆名心也。云何於中,妄起分別?”一名中年女尼答道。

“既無分別,何以修心?”又有一名老僧雙手合十問道。

“心本無損傷,云何要修?要知道無論是垢是淨,一切都要不可起念!”一名白衣居士微笑答道。

“垢,可以拂拭,不可起念;淨,能無念可乎?”一名胖僧人單手禮佛道。

“如人眼睛,物不可住,金屑雖珍寶,在眼亦為病,烏雲遮蔽天空,白雲同樣遮蔽天空。”普妙雙手合十答道。

“無修無念又何異凡夫?”那名白衣居士看著普妙問道。

就在普妙準備回答的時候,一直在淨土之下站立的大力見白衣居士針對普妙發問,於是便出言道:“凡夫長無明,二乘長執著,離此無明和執著的二病,是名真修;真修者,不得動,不得忘,勤者近執著,忘即落無明,此為心要云爾!”

回答完這個問題,大力便走上淨土,然後拿出一個蒲團在所有佛修的對面坐下。

大力蹬上淨土不僅是因為白衣居士針對普妙發問,這也是他早就預謀好的。他精通五十二部佛經,然而卻苦於無法將其融會貫通。因此,他想看看與佛土的諸位佛法高深的佛修問禪辯法能不能有所突破。

大力以此為禪之心要耳,即回答了白衣居士的問禪,又為老態龍鍾的老僧提出的禪機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大力的禪機應答的非常完美,但他坐在所有佛修對面的舉動也惹得一些佛修的不滿,於是便有一名中年僧人雙手合十問道:“何為靜?”

“舉世滔滔,我獨悶悶,舉世嘻嘻,我獨默默,舉世皆醒,唯我獨睡。”大力看著發問的中年僧人答道。

“何謂性?”一名俊朗無比的年青人笑著問大力。

“蓋心之根為性,性之根謂神,神即寓於心,故三者實一物,而心即通性情者也。其修明心見性,乃修道第一步功程。命即腎也,精也,元氣也。吾人煉精化氣,氣化神,神還虛,以後天補先天,即本於此。此即修道之第二步功程,亦即修道之結局也。”大力笑著答道。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如何無我無相,無慾無求?”一名老尼看著大力問道。

“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大力回望老尼答道。

“有業必有相,相亂人心,如何?”白衣居士看著大力笑著問道。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