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大老爺捐贈的陳米,現在到手的糧食將近是兩千石。
何其鞏表示會盡快派人到天津、保定一帶收糧,而第一批預備好的兩千石糧食,則已經安排好七月二十八日凌晨的一列火車送到臨榆縣,當天傍晚應該就能抵達。
看完電文後,袁肅也知道目前市場上各種投機的勾當,只是這灘水實在太深,即便他有心治理也不是一兩個月就能見成效的事。好在兩千石大米是雪中送炭,再者總計十一萬元的資金,在天津、保定肯定能夠收到更多的糧食,完全可以支撐到中央下撥賑災物資。
他立刻找來吳立可和陳文年,把這件事交代下去,讓他們儘快安排好火車站的接應工作。
然而聽完袁肅的話之後,吳立可忽然靈機一動,忍不住進言道:“不得不說,袁大人居然籌集到了十一萬元的賑濟款,當真是讓我等乍然稱歎。不過,若是袁大人僅僅以這筆賑濟款購買糧食來接濟難民的話,未免有一些大材小用。”
袁肅不動聲色的看著吳立可,不輕不重的問道:“吳大人有什麼見解?”
吳立可笑了笑,頗有深意的說道:“是這樣的,袁大人您得知道這十一萬元的款子可相當是一筆鉅款。實不相瞞,我臨榆縣地處交通要隘,有鐵路也有港口,一年總計稅收不足三十萬而已。這十一萬元要想救活困在關口的那些難民,是完全有這個可能的,哪怕一時無法救助全部的人,也足以救助其中一部分呢。”
袁肅依然沒聽明白吳立可的意思,他有幾分不耐煩的追問道:“吳大人到底想說什麼?”
吳立可反問道:“敢問袁大人,您認為此次中央下撥賑災物資合計能有多少錢?”
這個問題倒是把袁肅問住了,不管是前世還是今世,他只知道緩解災情需要很大的功夫,但具體賑災所用的物資有多少還真沒個準。
“恕在下直言,照在下多年為官的經驗來推測,不足十萬人受災中央根本不會放在心上。而今是因為這些災民逼到京城大門口,又截斷了京奉線鐵路,所以才引起北京方面重視。因此,此次京城調撥下來的賑災物資,總計最多隻有十五萬,最最多也決計不超過二十萬。”吳立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說道。
“是嗎?”袁肅眉宇緊蹙了起來,他這時才明白吳立可之前所說的意思。
與其用這十一萬元賑濟款購買糧食延續難民的生存,還不如下定決心直接用這筆款項疏導難民。購買糧食只是一時之計,總不能養著這些難民一年半載的時間。而只有徹底解決問題的根源,讓這些難民能自行生活,方才能化解這次災情。
“在下可不敢誆袁大人,上面能下來二十萬已經是阿彌陀佛了,再多也不可能多出哪裡去。說來,中央那邊也是沒有多餘的錢,國家大局未穩,南方一片渙散,即便有錢也要用來穩定國家,哪裡會把這幾萬災民當作一回事?”吳立可意味深遠的說道。
“聽吳大人這麼說,彷佛已經心壞成策,還請明示一二。”袁肅想了想之後,最終決定聽一聽吳立可的打算。處理這次災情他是有責任在身,越早解決這件事,對自己越好,更何況自己也感覺到十一萬元能夠辦很多事,若是單純的收購糧食,到頭來這筆錢終究是被那些黑心的糧商給賺去了。
“昨日早上開會時,袁大人您也說過,賑災最重要的無非是治和養,最終目的是疏導這些災民能夠落地生根或者返回原籍,不至於見天的困在關口等著救濟。現在袁大人有了資金,那賑災之事就好辦的多,按照以往的慣例,在下倒是可以提出兩個屢試不爽方法。”吳立可一副頭頭是道的樣子說著。
“是何辦法?”
“其一是袁大人給每一個災民派發一筆錢或者一袋糧食,讓他們返回原籍。這個辦法最快速也最直接,自古以來的賑災都是這個法子。其二則是以這十一萬元為本錢,拉攏地方士紳合資開辦專案,吸納這些難民的勞動力。”
袁肅自然相信這兩個法子是官府屢試不爽的辦法,第一個辦法既簡單又迅速,即便是治標不治本但也能很快給上面一個交代,至於第二個辦法比第一個辦法好,但是隻適用於難民人數不多的情況。現如今外面有七萬多人,這麼龐大的人群怎麼可能說吸納就吸納?
更何況,合資開辦專案也要能週轉盈利才行,否則依然無法持之以恆的起到安民目的。
“給難民派發一筆錢、一袋糧食讓他們回去,如何確保他們回去之後能恢復生活?倘使不能恢復生活,那他們去而復返,豈不又成了一個問題。”不等袁肅開口,站在一旁的陳文年忍不住向吳立可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