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考慮到經濟發展的原因,袁肅在一九一三年一月中旬時召開了一次都督府政治工作會議,轄區內八縣縣長以及所有軍事長官全部抵達灤州與會。這次政治工作會議是繼去年七月份召開的政治會議之後有一次大型政府會議。
此次會議與之前一樣,將政治工作與軍事工作設定為兩個會場,只有在特殊議程時才會進行軍政聯合會議。會議的主題名義上對新的一年政府工作的安排,以及過去一年的政府工作的總結,但實際上還是側重於轄區內經濟發展的穩定和保障。
袁肅首先提出的成立一家官辦銀行,並以這家官辦銀行為基準,全面規範轄區內所有官辦產業的性質。在此之前他已經與省府取得聯絡,交談了關於成立官辦銀行的細節,而之所以與省府商議,自然是希望能將這個官辦銀行的資質提高為省級官辦單位。
按照他的預想,這家官辦銀行將由轄區內各縣縣政府均攤出資,各縣縣政府所佔的股份比例合計百分之四十,此外大都督府再出資佔百分之二十股份,省府出資佔百分之十股份。剩下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一半用以招募私人財主入股,另外一半則作為儲備股票。
官辦銀行的啟動資金為一百萬銀元,各縣縣政府一共要出五十萬,大都督府只用出十二萬,省府則出八萬。而官辦銀行每季度進行一次賬務調查,每年年底則按照股份來分配盈利。按照袁肅頒佈最新的規定,官辦產業所有盈利都用作政府財政開支,簡單的來說就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儘管從清朝開始官辦企業的性質皆是如此,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以及政治腐敗,很多官辦企業早已經成了貪汙腐敗滋生的搖籃,豈不說辦事效率極低,更別說能夠將所得盈利真正投入民生建設。而事實上大部分官辦企業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根本沒有盈利,其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公款被剋扣貪汙挪用。
為了徹底改變這種現象,袁肅規定所得盈利按照股份劃分,除了民間募股之外,其餘各縣所分配的盈利必須上繳其中百分之四十到大都督府財政部,剩下的則用作各縣之用。而上繳到大都督府的資金,以及大都督府本身所獲得資金,將全部用作轄區各個方面投資和各種政策的執行。
對於各縣縣政府雖然有所異議,畢竟各縣參與投資而且還不是小數目,結果不僅要分攤大都督府和省府的股金,而且利益分配時還得再打折扣,實在是有些過分。可是考慮到這是走長線的利益,再者以袁肅大都督幹事實的作風,官辦銀行不僅能穩賺,而且所賺的錢也會反施轄區的建設,理應不會有虧。
退一步說,以袁肅目前手握重權,別說邀請各縣入股官辦銀行,哪怕是強迫各縣義務捐贈也是完全可能。
於是各縣縣長在經過一陣短暫的討論之後,大家都沒有任何異議。
袁肅將官辦銀行的名字直接定名為“北方發展銀行”,既然是官辦銀行,而且又是省級單位,為了今後能夠更好的吸引和開展業務,自然要有一個足夠大氣的名氣。他本人私底下也考慮過,自己所控制的肅業股份有限股份會借這個機會入股銀行,慢慢將民間散股都吞併,如此以來,自己將成為這個官辦銀行的實際掌控人。
在官辦銀行討論會議結束之後,袁肅又連續召開了三場官辦企業的立規會議。
當然,他一開始是打算直接立法,只是考慮立法的程式更麻煩,而且還要跟各地諮議局打招呼,索性就直接定性為立規。反正在他的推行之下,所有條文規定跟法律不會有任何差別。官辦企業的立規目的,就是要嚴厲規範官辦企業的制度,徹底擯棄以前無底洞似的官辦單位,儘快向新型官辦單位完成過渡。
經過三場會議的討論,決定大都督府將成立商務部,商務部的職責就是管理轄區之內所有商業機構,制訂符合實際情況的商業政策。除此之外,由商務部起草,經大都督府審查,制訂詳細的官辦單位相關規定。
袁肅還特別強調,所有針對官辦企業的規定一律以重典論處,這是他下定決心整頓官辦企業的第一步。越是有根深蒂固的惡習,越是要以快刀斬亂麻的姿態處置。
在處理完經濟發展的相關問題,袁肅又專門召開會議宣佈他將在轄區之內推行全新的戶籍制度,以及與戶籍制度掛靠的社會保障試行方案。
他要求各縣在年前完成人口普查以及頒佈新的戶口證書,今後所有大都督府頒佈的相關政策皆按照戶籍制度為基礎來執行。
除此之外,他宣佈成立公民保障局,由公民保障局推出社會保障保險,而這份社會保障保險則由肅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