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參謀本部去呀?”張一鏖問道。
“具體是什麼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倒是聽說是因為這年輕人兩篇策論寫的大有爭鳴之處,先是在學堂裡引起了轟動,之後才莫名其妙傳到參謀本部這邊。”馮國璋混跡官場這麼多年,自然懂得察言觀色,雖然剛才袁世凱沒有太明顯的反應,但他依然從細微之中捕捉到一些線索。無論如何,既然袁肅是袁世凱的侄子,做長輩的自然希望晚輩能爭口氣。因此,他才故意把話往好聽的一面去說。
“在外而不忘學業,著實難能可貴。不知這兩篇策論是何爭鳴之處?”張一鏖下意識的繼續問道,他同樣不希望這件事鬧大,所以儘量先從側面為袁肅說一些好話。
“只記得一篇名為《務實論》,另外一篇名為《歐遊練兵考》,至於內容倒是未曾細聽,若張先生或大總統對此有意的話,稍後我會派人去打聽詳細。”馮國璋確實沒有仔細研究過這兩篇策論,因此也不好多說什麼。
然而,單從這兩篇策論的名字來聽,多多少少還是有幾分氣魄。尤其是《歐遊練兵考》,查德一聽還真像是一個久經周遊環宇的學者,對各國練兵之事做出考察匯總。
正在馮國璋與張一鏖閒聊時,袁世凱看完了電文內容,忽然將電文放了下來,臉色再也不像之前那麼隨和,反而換上了一副十分的嚴肅。
馮國璋、張一鏖甚至一直沒說話的陳宦都敏銳的察覺到這一幕,三個人心中頓時生出不同程度的疑慮。
“大總統,這是……”馮國璋忍不住問道。
“這袁肅竟如此讓人操心!”袁世凱語氣沉悶的說出了一句話。
雖然馮國璋不清楚是什麼事,但很明顯這份電文上的內容不是什麼好訊息。
略略停頓了一會兒,袁世凱把手裡的電文遞到馮國璋手裡,他向來沒把馮國璋當外人,更何況最近馮國璋也在處理後勤軍需之事,二十鎮的情況多多少少是有關係的。
馮國璋看完電文後,第一印象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既然袁肅是袁世凱的侄子,不想去關外而想留在灤州自成一系,完全是有理由也有條件。然而他仔細深思了一陣,如果當真不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