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騙民黨”。唐紹儀的反應是,宣佈辭職。袁還假惺惺地說:“才任職四個月,怎麼就辭了呢?”唐紹儀回說:“也不算短了。”兩人的緣分到此結束。
此後,唐紹儀寓居上海經商。1913年袁世凱暗中指使刺殺宋教仁,唐紹儀予以強烈譴責,並拒絕袁世凱拉攏其復任北洋軍閥政府總理。1915年,袁世凱復闢,唐紹儀與蔡元培、汪精衛聯名致電,警告他應“取消帝制野心,並辭職以謝天下”。護國軍興起後,唐紹儀再次致電袁世凱,勸其退位:“……近聞報悉撤銷承認帝制之令,而仍總統之職。在執事之意,以為是可敷衍了事,第在天下視之,鹹以為連吃道喪,為自來中外歷史所無。試就真理窺測,今舉國果有一篤信執事復能真踐前誓,而真心擁護共和者乎?……此次舉義,斷非武力可解決,為執事勁敵者,蓋全國人心,人心一去,萬牛莫挽。此陳惟一良策,則只有請執事以毅力自退,誠以為約法上自有規定相當繼承之人,亦正無俟張皇也。”這個喝過西洋墨水的政治家勸說袁世凱,只有退位才是“惟一良策”,他要求袁“為國家計,為公(袁)計,例當引避、辭職”
可以說,由於唐紹儀沒有留下多少自己的文字,我們今天已經難以想象他的心理。這個西方文化中薰陶出來的中國第一代政治家,跟清末民初的眾多政治人物有所不同,跟李鴻章、袁世凱、康有為、梁啟超不同,跟成年後才去西方的孫中山等人也不同,他確實有著西方人對政治的豁達。因此他一生都有著十足的底氣去勸人退位……勸清廷退位,勸袁世凱退位等。
遺憾的是,唐紹儀遠沒有成長為繼往開來的政治家,他即使躍升為政務官,但仍沒有跳出事務官的窠臼,敬業、專業、職業有餘,而謀略、戰略、策略不足。政治家對自己有著期許,即使壟斷資源,也不會予人以口實。但唐紹儀出生商家,長在美國,對日常生活的享受肆無忌憚。他的洋派,甚至表現在他的家事上,他親自為女兒挑選夫婿顧維鈞,自己也要迎娶第三位夫人。為不使兩事衝突,他讓女兒的婚事在他婚事兩天後舉行,此事成為當時新聞界大事。這種跟國人道德感頗有距離的行為一如今日80老翁迎娶二八少女,私德當然私德,但這也太不中國了。顯然,唐紹儀對他生存的國土缺乏足夠的認知,他只是依他見識過的世界的豐富性行事。他小看了中國。在他依傍又離心的強人袁世凱死後,他的政治前途就更得任人擺佈了。
1916年,國會任命唐紹儀為外交總長,但張勳等實力派巨頭聯名通電,反對唐入京。該電文聲稱:“唐紹儀學識凡庸,才智猥下,除奢華外,別無所長,故不適合擔任外交總長。”可見,這個洋氣十足、奢侈過度的人物缺少一定的人格魅力。
好在唐紹儀明白歷史的方向,他堅決地站在了孫中山的革命黨一邊。1917年8月,國會非常會議在廣州正式揭幕。大會選舉吳景濂、王正廷為非常國會的正、副議長。隨後,中華民國軍政府在廣州宣告成立,唐紹儀被任命為財政總長,並被非常國會透過。1919年初,北洋軍閥政府與護法軍政府談判議和,唐紹儀擔任南方總代表。“五四”運動時期,唐紹儀通電北洋軍閥政府表示支援愛國學生。他去電巴黎,要求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他的女婿顧維鈞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但在南方,唐紹儀失去軍閥的庇護,被人任意利用。1920年6月,唐紹儀與孫中山等在上海通電反對桂系軍閥,11月,桂系軍閥勢力被驅逐出廣東,唐隨孫中山回到廣州,重建軍政府。同是書生、老鄉,此時的唐紹儀與孫中山的分歧已越來越大,他對孫中山透過軍閥戰爭來完成統一、恢復共和體制的理想已失去信心。或者說,作為一名曾經留美7年的留學生,唐紹儀對美國的政黨體制多少有所瞭解,他倡導“政黨政治”和“責任內閣”。即使孫中山的軍政府,在唐紹儀看來也只是一種軍人政府,不符合西方文人治國的體例。而且他認為孫中山的理想太高,難以實現,因此他拒絕出任軍政府財政總長一職。
這個在西方生活過的中國人並不消極悲觀,他像一個智者一樣敦勸他遇到的政客、政治家、軍閥們退出政治舞臺,以促成中國新的政治生態。他曾經勸清廷退位,勸袁世凱退位,勸段祺瑞退位,現在他又勸孫中山。好在孫中山這樣的政治家不以為意,對他一笑置之。但他一旦面對軍閥一樣的梟雄,或梟雄一樣的政治人物,他的勸退就是不識時務了。他不理解:在美國,退位是一種榮譽;而在中國,讓人退位就是要人的命。
因此,在實力派如陳濟棠、蔣X介X石看來,唐紹儀本應該低三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