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3 / 4)

小說:武夫當國 作者:淋雨

丘,這裡的老百姓剛剛經歷過一場戰爭的陰影,又剛剛得到以袁肅為首的臨時政府給出的保障承諾。許多老百姓生怕第三旅離去之後,新接管商丘的十四師會取消袁肅之前制訂的所有政策,甚至還會像其他政府軍隊那樣掠奪才分配下去不久的田地。於是就在這天早上,由十幾個老百姓帶頭來到商丘民政府公署大門前下跪請願,希望袁肅能繼續留在商丘。

一開始人數並不多,民政府公署只是派出吏員來勸阻,可是到了中午之後,公署大門前的街道上居然一下子聚集了好幾百人。老百姓們紛紛舉著鮮黃色的布條,有的上面寫的有字,有的則僅僅只是一塊黃色的布片。這一傳統還是早幾十年留下來的請願習慣,黃色代表皇帝,就是希望政府能把老百姓的苦衷反應到最高天庭。

下午的時候,袁肅下令公署官員勸散這些請願的老百姓。

而到了第二天,不僅商丘這邊又有老百姓自發來到民政公署前請願,就連開封、鄭州、許昌等地都不約而同的出現老百姓向當地政府請願的情況。這幾乎可以算是一件奇事了,袁肅目前執掌的地方是在商丘,與開封、鄭州、許昌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去,商丘的老百姓自發出來請願那是有理有據,倒是開封等地也跟著來請願,這可完全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畢竟就算請願成功,讓袁肅順利留下來,開封、鄭州、許昌這邊的老百姓也不可能從中得到任何好處。袁肅的政策只侷限於商丘一帶,就算的的確確都為民著想的政策,那也輪不到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去享受這些政策。

正是因為開封、鄭州、許昌三地出現的這種讓人匪夷所思的情況,再次引發了新一輪報刊新聞的熱議。各地報紙紛紛報道此事,甚至連鄰省的幾個大報紙也都爭相轉載。

前前後後才經過了五、六天的時間,幾乎全河南省都知道了這一系列事件。

之前老百姓們只知道袁肅帶領第三旅入豫鎮壓民亂,就算是舉行了一場新聞釋出會,大部分人也僅僅知道第三旅是要“功成身退”,至於所謂的“內幕”大多隻集中在商丘和一些知識分子階層流傳。而經過這連續幾天的請願事件,又被許多報紙大篇幅的報道,再加上民間奔走相告,這才讓全省自上而下認識到袁肅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以及這些所作所為的重要性。

…………………………

【看了幾位新讀者的留言,很是感動,多謝多謝。我一定會努力做到有始有終。謝謝你們的支援!】

正文 第47章,陸軍部令

網際網路 更新時間:2013…4…4 8:27:14 本章字數:4142

對於河南省內輿論聲勢的發展走向,袁肅一點都不感到奇怪,因為這其中有不少事情是他一手安排出來的。老百姓的的確確會有一些熱情,比如商丘這邊的請願完全是出於自發,而開封、鄭州、許昌等地的情況,雖然也有很多人同情和支援第三旅,但這種情緒還遠遠到不了冒著風險去本地政府請願的地步。

他並沒有花錢去僱傭一批老百姓前去開封等地請願,僅僅是安排一些人到商丘這邊流民聚集地做了一些宣傳。戰後商丘制訂的一系列政策不僅保障了本地百姓的利益,同時也給許多外地流民提供了生存空間,因而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商丘已經安頓了不下十萬的外地人口。

正是因為這些外來人口的幫助,才使得開封、許昌、鄭州等地出現了請願的情況。縱然這些外來人口流離失所,但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親戚朋友,又或者本身就可以帶領一下鄉親先返回原籍參與請願。不管是為了今後的生計,又或者是僅僅為了幾塊錢的好處,對於這些流民們來說自然是不會思考的太多。

在袁肅來看,事情是不能做的太過火,一旦過火就有明顯刻意的痕跡。他沒有去策動大規模的yx示威,只要有百來十的老百姓到政府大門口站幾個鐘頭,這就已經可以成為一種理由和口實。因此在三月十八日這天,他一邊仍然下令第三旅收拾行裝,一邊又向北京發去一封電文。這封電文並不是描述目前河南的輿論情況,而是索要一筆返回淮北的開拔費。

北洋軍自成立以來就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那就是但凡有任何行動,哪怕不是軍事行動僅僅只是調換駐防地區,也都是需要先拿開拔費。正如之前清廷要鎮壓武昌起義,第二鎮一直以開拔費為理由拖延不動,最後還是隆裕皇太后拿了十五萬私房錢出來,這才勉勉強強調動了第二鎮。

袁肅索要開拔費並不是真正在乎這點錢,他只是向北京做一個樣子,表示自己這次是真的要走了。雖然他不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