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擺出了要打一場大會戰的態勢。為此不得不在隨縣這邊多留一手,拖延時間也好,配合戰術也好,總之是預備不測。
曹錕抽調了王佔元手下湖北陸軍第六旅旅長孫建業進駐隨縣,雖然孫建業行動很迅速,只用了三天就把部隊全部集中到隨縣,並且勉勉強強在隨縣縣城幾個重要的郊區佈下了防禦陣線。他的兩個團漢江和長江分岔口的安居外設下了野戰陣地,另外一個團則在安居鎮城內佈置巷戰防守線。他的作戰策略很明顯,就是希望將近衛軍吸引到安居鎮這裡進行決戰。
第六旅的另外一個團,則全部縮在隨縣城內佈置巷戰,形成了第三道防線。
就在近衛軍發動進攻的前一天,孫建業還加急拍了一份電報給湖北,詢問隨縣的這一仗到底打還是不打。之所以有這樣的一份電文,還是曹錕一開始沒有拿定主意的緣故,當初他沒有主張在隨縣佈防,後面也只是希望派一支應變部隊留守隨縣做為策應,孫建業走得也很急,沒有問清楚到底是主守還是主策應,又或者是按照王佔元所說只是照應後勤交通什麼的。
事實上王佔元是有私心的,他願意跟著曹錕幹這一場北洋內部的大變故,但是卻不希望因此而動了自己的元氣。如今近衛軍矛頭直指隨縣,曹錕卻抽調他的一個旅進駐隨縣,這分明就是在讓自己的手下當炮火。
正因為曹錕與王佔元之間有一定私利上的矛盾,所以最終從漢口發到隨縣的電文是讓孫建業隨機應變。這就讓孫建業顯得很尷尬了,什麼叫見機行事?見什麼機行什麼事?
如果孫建業現在有清晰的戰鬥指令,這一仗雖然敵人多過自己,但是卻不一定沒得打。按照他現在佈下的防守陣線,絕對算是很有高見和後招的了。近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