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軍事參議處都找過袁肅談過南下河南的事情,大致上的意思就是袁肅的部隊是第一支帶著正式中央軍番號入豫的部隊,所以政治上的意義遠遠要大於軍事戰略上的意義。綜合起來而言,中央那邊的意思就是“寧可按並不動”,也萬萬不可“丟人現眼”。
不難看出,在中央政府看來,袁肅麾下的部隊是遠遠不如張錫元、何豐林的部隊,畢竟張、何二人是老資歷的北洋宿將,而且單單從帶兵的時間上都要比袁肅多得多,簡單一句話那就是此二人走過的路比袁肅吃過的鹽還要多。
但是在火車上袁肅與蔣百里的討論,卻一共總結了三個軍事走向,其一是遵照中央政府的命令,採取保守的姿態坐鎮鄭州,等到省內民軍勢力消弱之後再另選機會行動;其二則是按照袁肅一開始的計劃,專心經營向華中腹地的跳板,在河南開拓一片地盤出來;再者就是積極參與圍剿民軍的軍事行動,爭取一戰打出名聲來。
此時在臨時旅部指揮所內,袁肅並沒有把自己的計劃全部說出來,只是當著所有軍官的面強調中央政府的命令,以及中央陸軍第三旅調派到河南省內的意義。他要求各團各營全面做好戰備工作,保持最佳狀態,隨時準備出兵作戰。
之後,則又與各團瞭解了目前第三旅的情況,包括各項戰略物資、後勤物資的儲備,以及目前軍中士兵對河南民亂之事的看法。大體上第三旅的軍備物資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第三旅自行帶來的一部分物資,另外一方面則是開封都督府承諾提供的後勤供應。為此,袁肅要求旅部立刻成立一個後勤小組,趕赴開封都督府常駐,隨時協調物資的供應問題。
至於軍中士兵們的情況,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雖然貪生怕死是所有人的本性,要讓這支新建的部隊有精忠報國、視死如歸的心態,顯然是不可能的,最起碼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第三旅大部分士兵是淮北本地人,因為鄭州與安徽相隔的不算太遠,所以這些士兵情緒上並沒有不合適。
根據各團團長的匯總,這些士兵都是剛剛完成訓練不久的新兵,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所以對戰爭沒有很大的印象。
對此袁肅表示很欣慰,哪怕這些新兵只是因為“不知無畏”,但也能表現出與河南省內的各路部隊截然不同的一面,因而要想做出一番表面工作顯然是輕而易舉。
在介紹完省內和第三旅內部情況罷了,袁肅便讓各營營長先回去,只留下團部以上的軍官召開進入主題的軍事會議。
第三旅三個團的團長都是之前第二團提撥起來的軍官,算得上是袁肅的老部下,儘管從資歷和能力上這些團長有很多地方不夠格,然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能今後在崗位上一邊指揮一邊摸索學習。
關上指揮所會議室的大門,袁肅正式開始討論此次第三旅的軍事走向,部隊已經集合到了鄭州,今後到底是保守還是積極,總得先確定一個綱領思路才是。在場的軍官都不是外人,蔣百里是認同袁肅積極發展少壯派實力,所以不會不贊同更為獨立和積極的行動方針。
事實上在第三旅出兵之前,旅部和各團都已經猜出袁肅的目的,所以現在的討論幾乎沒有什麼太多爭執的地方。他們這些軍官追隨袁肅,沒有什麼大的信仰和目標,無非就是希望能夠平步青雲、獲得更多的個人利益。之前二次革命,淮北和淮安建立兩個警備司令部,已然彰顯了袁肅拓展勢力地盤的野心,也已然表現了追隨袁肅可以獲得列土封疆的機會。
倘若真的要遵守中央政府的指令,只是在鄭州按兵不動,那顯然是放著眼前大好的肥肉不去吃,非但如此,還要眼睜睜的看著別人慢悠悠的搶著吃去。換做是誰只怕也不會願意。
所以會議才一開始,眾人便認為應該選擇更為積極的軍事部署方針,不管是專心的拓展地盤還是出擊民軍,只要有利可圖,都比坐守鄭州要好的多。
當然,即便實在積極進去的方面,眾軍官還是更傾向於安全一點的單純發展地盤,畢竟第三旅都是一群初出茅廬的新兵,河南省內的民亂如此嚴重,好幾路政府軍都被挫敗,讓第三旅的新兵上陣多多少少是有讓人慎得慌的地方。
眾人圍在地圖臺前,先是沉默後是提意見,提完意見之後又是沉默。
袁肅自認為自己對河南省內的環境很不瞭解,無論是民風還是目前民亂髮展的趨勢,又或者是地理氣候環境之類的問題,所有已知的訊息都是道聽途說,而且僅僅只是一個大概的內容。他看著地圖思索許久,就個人而言最理想的地盤首當其選的是信陽,其次是南陽,再其次是許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