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滿面的向袁肅打了一聲招呼。
這時,袁世凱那邊也聽到了動靜,眾人齊齊回過身來。
袁肅看到跟袁世凱站在一起的還有蔡鍔、蔣百里、段祺瑞、王士珍等人,而距離袁世凱最近的還有一名身穿西裝革履的洋人,另外一邊則是一個典型的矮個子日本人。不用多想也知道這兩個人就是貝爾和班志超了。
“克禮來了。”袁世凱微笑著向袁肅問了一聲。
“小侄拜見叔父跟幾位大人。”袁肅走上前後,客客氣氣的彎腰行禮問好道。
“今日專程約了大家來看你送來的新式步槍,剛才一輪測試,大家都表示很滿意。索性由你再來詳細解說一下,這支新式步槍的優劣勢,以及以這支步槍推行制式化裝備的思路。”袁世凱語氣沉穩的說道。
“是。”袁肅連忙說道。
隨即,他邁步走到靶場射擊位後面,從一名士兵手中接過了新式步槍,轉過身來向在場的所有人詳細描述了一下這支新式步槍的各項引數,以及實際作戰當中的優勢和缺陷。他本來不想當著外國人來說這些東西,尤其是那個什麼叫班志超的日本人。中國推行新的武器政策,原本可以在一定時間內獲得戰略層面上的優勢,敵對國即便能透過各種渠道購買這支新式步槍,然後加以研究找到其弱點,但是這總比正大光明的告訴這些人要好。
現在倒是赤裸裸的當著日本人的面,把這支新式步槍的優劣勢一一數落出來,幾乎不用多猜也知道很快這支新式步槍的各項資料,就會發到各國的軍事情報單位。
“芝泉,你怎麼看?”袁世凱很認真的向段祺瑞詢問道。
“回大總統,單從武器方面來說確實沒什麼不好的地方,但是我認為眼下國內局勢未穩,國庫並不充實,既然各路部隊手中能裝備武器,那現階段暫時就沒必要再如此勞師動眾、大刀闊斧的進行什麼制式化。要知道這支新式步槍造價不菲,大規模批產只會增加國府負擔。倒不如再等上幾年的時間,待到全國稅政穩定,國家步入正規,再推行制式化武器也不遲。”段祺瑞表情很堅定,說起話來也是一絲不苟。
站在最前面的袁肅聽到這裡,心中自然是不高興的。在他看來北洋政府現階段還是有充足資金,之前向五國銀行團進行的善後大借貸,這筆兩千萬英鎊的款子到現在根本沒用出去多少,用來投入軍備的生產完全沒問題。段祺瑞以國庫空虛為理由,顯然是說不過去的。
但是他相信段祺瑞絕非是毫無理據的提出反對意見,即便對方是一個守舊的人,可也覺得稱得上是一位有宏觀遠見的軍事家,不可能因為個人情緒或者個人喜好來做為判定一件事的依據。雖然他知道北洋政府有善後大借款在手,不過說來說去自己都不如段祺瑞瞭解北洋政府的現況,或許當真是有個中的難處,所以才會反對。
袁世凱緩緩的點了點頭,沉吟片刻之後說道:“芝泉你所說的不無道理。那麼,松坡,你是如何來看呢?”
蔡鍔一直站在最靠外的地方,時不時的拿起新式步槍端詳,又時不時的百無聊賴的打哈欠,從始至終都好像沒把注意力放在正經事上面。這時聽到袁世凱的問話,他依然是不慌不忙的樣子,聲音沒有底氣的說道:“我個人認為,還是有必要的,哪怕先把北苑和南苑的部隊裝備起來也好。不過段總長考慮的肯定比我周全,至於是否需要裝備這支新式步槍,還是由段總長來定奪吧。”
他說話時的姿態極顯得搪塞敷衍,簡直與之前雷烈風行之態判若兩人。
袁世凱微微皺了皺眉頭,臉上閃過一絲不悅,但是很快又恢復平靜。他不置可否的“嗯”了一聲,再次轉回過身來向王士珍問道:“冠儒,你來說說看。”
王士珍邁步走上前,乾淨利落的說道:“武器是軍隊的根本所在,我中央政府既然要推行上下一統的大局,那勢必要有一個對外的表率。武器的統一可以是第一步,一方面能夠改善軍隊的作戰效率,另外一方面也能起到威懾作用,再一方面更能體現我北洋軍革新正容的一面。因而,我認為還是有必要的。”
袁世凱煞有其事的點了點頭,說道:“有道理。資金問題可以慢慢計議,但是軍事改革的問題卻刻不容緩,我們一定要向外面做出一副不斷進取的姿態,省的總有一些宵小之徒在背後指責咱們這些丘八出身的人都是守舊、迂腐之人。”
段祺瑞堅持的說道:“大總統,制式武器確實有必要,但也應該分清楚時候。如今國家經濟來源都沒有整頓清楚,批次生產製式裝備如此之大的投入,只怕稍有差池連回頭的餘地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