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處的主要官員,張謇事先也沒有任何言論和表態,梁士詒更是鞍前馬後的為之導向,並且表現出堅決擁戴帝制的樣子。偏偏在帝制推行之後,這些人才如同,馬後炮一樣紛紛站出來反對。
如果說是因為護國軍的事情,所以才讓這些人後知後覺的認識到帝制原來是一場失敗的政治變革,是不可能實現真正的民主或者這些人的政治利益。顯然這只是一個藉口而已,因為任誰都知道護國軍最開始的聲勢根本並不嚴重,甚至連兩廣的民眾支援護國運動的少之又少。完全是因為隨後北洋內部的矛盾重重,才使得護國軍得以喘息,並且發展到今時今日。
即便是今時今日,護國軍的聲勢仍然是排在漢口之後,根本沒有成氣候。
正因為如此,才讓袁世凱意識到,梁士詒、張謇、朱啟玲這些人從一開始就是有預謀,而這個預謀便是恩將仇報的意圖TF自己,從而獲得更多的政治利益。這種讓親信、心腹在背後捅一刀的感覺,怎能不叫人感到痛心疾首?
見袁世凱情緒波動愈發顯得激烈,夏壽康擔心影響到袁世凱的身體狀況,趕忙勸止道:“陛下何必為這些宵小之徒大動肝火?這是不值得。如今新華宮這邊已經接管了交通銀行和梁士詒所有公產,待到這件事徹底平息下來後,秋後算賬也不遲。”
袁世凱忽然轉移了話題,顯得很嚴肅也很迫切,他望著夏壽康說道:“如今我新華宮依然掌握著國庫和北方諸省的資源,為什麼,為什麼就不能以帝制的姿態來解決目前國內的動亂?段芝泉口口聲聲說是會幫我,可是這會兒呢?這會兒在前線作戰的兵都是我的兵,帶兵的人也是我的人,他段芝泉能幫了我什麼忙?”
夏壽康早就知道袁世凱心裡肯定會有這樣的想法,他做為袁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