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2 / 4)

小說:重生記事簿 作者:一米八

了一暖瓶開水了,這茶湯卻絲毫未見轉淡,這麼耐沖泡的茶葉,實屬難得啊。

韓俊問道:“爸,這種應該叫綠茶吧?”

韓世鵬道:“廢話,花茶也不是這個味兒,紅茶也不是這個色啊。”

“爸,託你個事兒。”韓俊點點頭,說道。

“怎麼了?”

“趕明兒你查查那個老鄉住哪,我得上他家再買點去。”韓俊道。

聽到這話,韓世鵬道:“對啊,這事兒不難,我明天問問那個小夥兒去,是該多買點,這樣的東西不管自己喝還是送人,都是不錯哇,新鮮貨色。”

爺倆是商量好了,不過,韓俊想明天帶一半去博物館,請朱培江嚐嚐,想問問他知不知道這茶的來歷,但韓世鵬卻想送一部分給他姥爺和奶奶,再帶去單位給一幫同事們嚐嚐,韓俊要是拿走了可就不夠分了,韓俊應該等買到茶之後再拿去博物館。爺倆爭執不下,直到金芳回來了還沒個結果。

金芳瞧見這一老一小為了包茶葉爭來爭去,樂的前仰後合,她向來不喜飲茶,對此也不做評論,不過,最後還是金芳拍板,韓俊少拿點就行,等找到了種茶的那個老鄉再多買些就是了。

吃過了晚飯,韓俊回到了自己的屋裡,下午的時候,他已然從筆記裡找到了自己接下來的方向,欠缺的,只是一個機會。茶葉的事情他並未放在心上,可飯前跟老爹那一嘗,卻是動了心思,即便不做茶葉的生意,也完全可以當成另外一個吸引客人的噱頭啊。

而且,在得到筆記伊始,裡頭就有一段關於嶗山產茶的記載,那是一種有著極大市場的嶗山綠茶,後來被譽為與嶗山礦泉水、耐冬花的“嶗山三絕”之。

可筆記裡記載的玄乎,但韓俊並沒聽說過嶗山產茶啊,畢竟北方的地理條件因素制約了茶樹的生長,而且濱海的市面上,根本就沒有本地的茶葉,大都是從南方適合種茶的地方運過來的,市民們最常喝的,也是各種花茶。韓俊甚至以為這條記載,個“鑫日”賓館一樣是個誤會來著。可今天才知道,濱海還就真有人種茶,只是不知道那個老鄉是不是在嶗山而已。

第二天,有心顯擺的韓俊,一大早偷偷從老爹的茶筒裡多拿了一些,仔細地包好,來到博物館,準備請朱培江嚐嚐。沒想到老朱一見面,就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小俊,這麼早就來啦!我有個好訊息要告訴你!”一臉興奮地朱培江,見到韓俊就趕忙說道。

“啊?你也有好訊息?你先說說。”韓俊的那包茶葉還在書包裡呢。

“跟我來!”不由分說,朱培江拉著韓俊來到了博物館的後院,那裡已經建成了倉庫,原先那個廢棄的化工廠倉庫早就不用了。

一進倉庫,韓俊就被眼前的大塊頭嚇了一跳,兩米多高一米多寬的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簡直可以當假山來擺了!可前兩天來的時候,還沒看到呀。

見韓俊驚訝的表情,朱培江得意道:“怎麼樣?不錯吧?”

韓俊走上前去,摸索了一番,這段時間來一直跟著老朱相石頭,眼前這個大傢伙,有些像綠石,可眼前這塊,稜角分明,線條剛硬,呈青灰色,跟以前見到的綠石大有不同啊。

“這石頭,有些像綠石啊。”韓俊不太確定地說道。

朱培江笑道:“不是有些像,這就是!”

“啊?昨天上午還沒有呢,你怎麼弄來的?”這讓韓俊大為驚訝,昨天一上午都在跟蘇維康談合作的事情,老朱也沒有跟他說起過,怎麼今天一來就多了塊石頭了?

“可不就是你走了之後我弄來的?”

說著,朱培江將如何現這塊石頭的來龍去脈細細地說了一遍,原來,昨天韓俊走後,朱培江便召集了幾個業務,將他們派到山東各地尋找手藝出色的石匠。

安排完了活兒,心情大好的朱培江索性到乘車到海邊轉了一圈,只是那裡的石頭已經被挖的差不多了,於是,他便沿著石脈向上溜達,心道,海里有石頭,那山上有沒有呢?畢竟“滄海桑田”不是白說的。可這一轉悠,還真叫他找到了!

這綠石,不僅在海里有,臨近石脈的山體上,一樣都是綠石!只是跟海中的綠石稍有不同,海中的綠石經過千百年海水的沖刷,要圓潤的多,而山體上的綠石,則經過風吹雨淋,外表要剛硬一些,若要剖開其中,也會顯出水流的紋路!只是海中的石頭可以稱之為“海底玉”,而山上的這些,則真真切切地叫做“嶗山”綠石了。

韓俊眼前的這個大塊頭,是朱培江在山路旁邊現的,底部已經鬆動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