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既觀察靜止的情況,又要看活動中的情況。如觀察一個人,就應將靜止狀態與活動狀態結合起來觀察。
把有關聯的事物組合起來觀察,既能把握整體情況,又能把握具體情況。
2.提高觀察力的具體方法
(1)深思立意……計劃觀察法
某日。德國哥根廷。
40位心理學家正在開會,忽然,一個人衝進會場,另一個手持短槍的黑人緊追而入,兩個人當場搏鬥起來,一聲槍響之後,兩個人又一道跑了出去。這個緊張的場面僅僅持續了20秒鐘。
接著,會議主持人要求在場的心理學家們立即就這次剛剛經歷的驚險寫下目睹記。在40篇報告中,居然有36人沒有察覺到那個黑人是光頭!
心理學家的觀察力一般都應當是比較強甚至是比較精確的。但是,這一次,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在觀察時失之偏頗呢?
這是因為,心理學家們事先沒有思想準備,事件發生得非常突然,所以他們都沒有明確的觀察目的,也沒有任何觀察計劃,所以對“黑人是光頭”這一重要的事實“視而不見”。這一事實說明,要進行有效的觀察,必須明確觀察的目的,制定相應的計劃。
良好的觀察能力首先要具備一定的目的性和計劃性,英國劍橋大學動物病理學教授貝弗裡奇說:“培養那種以積極探究態度注視事物的習慣有助於觀察力的發展。在研究工作中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比擁有大量學術知識更為重要。”在觀察事物之前,明確觀察的目的,根據這個目的制定觀察計劃,然後一步步地按系統進行,這樣才能保證不致遺漏有用的材料。
針對同一物件,不同的觀察者基於不同的立足點,選擇的觀察角度和計劃也不一樣。文可與和鄭板橋都以畫竹聞名。但二人觀察竹子的時候卻大相徑庭:
文可與曾經在自己的住所周圍種了各式各樣的竹子,一年四季觀察和比較不同竹子之間、同一竹子之間的不同姿態,因而對各種竹子在不同季節的狀態有了透徹的瞭解,提筆作畫的時候,自然“胸有成竹”。
而鄭板橋觀察竹子的時候,卻是另外一番情形。“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鄭板橋選擇在早晨這一特定的時間段觀察竹子,對竹子的感受自然與文可與不同,其“眼中之竹”實際上是經過典型化了的“胸中之竹”。
無論選擇何種角度,都要根據自己的觀察目的制定相應的觀察計劃,這樣才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同時又能培養出良好的觀察品質。
(2)正午牡丹……注重客觀法
宋朝科學家沈括在其著作《夢溪筆談》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歐陽修得到一張古畫,畫面是雍容華貴的牡丹花叢,花叢下有一隻貓。歐陽修看不出什麼名堂來,可他的親家吳育一看,就說出了門道:“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時花也。貓眼黑暗如線,此午貓眼也。”歐陽修聽了,深感嘆服。吳育若不是有著對客觀事物細心的觀察,不可能根據花的色澤、形狀及貓眼的狀態推測出古畫中畫的是正午的牡丹。
良好的觀察效果,是建立在客觀現實基礎上的。觀察的目的是為分析資料,為抽象提供事實依據,所以觀察一定要客觀。如果在觀察中,僅僅根據過去的經歷、經驗、知識而主觀地加以反映,往往使觀察得出錯誤的結論。
自近代實驗科學興起以來,形成了一個牢固的傳統,即任何科學理論,都必須有實驗的根據。這也反映出對客觀性的高度重視。達·芬奇曾經說過:“科學如果不是從實驗中產生並以一種清晰實驗結束,便是毫無用處的、充滿謬誤的,因為實驗乃是確實性之母。”要做到確實性,首先就要注重客觀性。
第40節:周密系統法
觀察,有時是科學觀察,其目的就是為了認識和了解客觀世界的本來面目,從而掌握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規律,為能動地改造世界提供理論依據。因此,觀察務必要遵循客觀性原則,力求獲得真實、準確的觀察結果。客觀地、真實地反映被觀察的事物,是成功觀察的首要條件。
(3)“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主要特徵法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
唐初傑出詩人駱賓王的這首《詠鵝詩》,至今仍然廣為流傳。當時年僅七歲的駱賓王,之所以能寫出這樣一首好詩,是由於他平素善於觀察鵝,抓住了鵝的形態與生活習性的主要特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