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2 / 4)

小說:數字風暴 作者:開蓋有獎

的水,肯定是達到了飲用標準。但即使如此,復星集團在噴水系統的管壁上還是動足了腦筋,他們擔心的倒不是行駛中的管壁清潔性,而是潛艇靜止的時候會附著在管壁上的雜質。他們開發出來了一種非常特別的材料:非親水塗層薄膜。這種上,水底完全沾染不上去,那附著在水中的雜質自然也沒機會附著上去。但是,林聞方看到了這種薄膜的實物之後,不由得再次感嘆了一下復星集團的技術積累之強大。這種薄膜不過是一種材料,但那麼多條噴水管壁上的薄膜,從生產製造到安裝,都必須是一次成形,不能出任何差錯。表面的凹凸不平,下面的氣泡空洞、附著材料的加工精度等等,只要有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大大影響效能和使用壽命。光是這些管壁的生產安裝,全世界除了復星集團就沒有人能做到。

光濾裝置也不是沒問題,最讓大家糾結的是光濾裝置採用的特殊頻率的鐳射還是有微弱光線的,並不能完全抑制,於是在水下航行的時候,大鯨可以被肉眼發現,整個潛艇前後有數十個光點遍佈表面,非常好認。

能夠讓這套系統玩得轉,需要極強的動力輸出。譚浩帶著林聞方參觀核反應堆的時候,林聞方再次震驚了。維持整個大鯨運轉的核反應堆,居然比他居住的房間都大不了多少。這大大顛覆了林聞方對於現在聯邦的核能科技的印象。大鯨上的反映推採用的是多個小型反應堆並聯輸出的形式,一個個小型反應堆看起來並不危險,像是裝在一個個鐵鍋裡在燉著的牛肉。核反應堆室不管是外觀還是溫度,都和廚房差不到哪裡去。林聞方詫異之餘再仔細瞭解才知道,這些反應堆的技術完全不同,復星集團的技術並非常規的熱反應堆,而是直接從物質中提取電能的冷反應堆。反應堆核心是兩層,一層是反映物質,不斷產生大量電子。外層而是激發層,裡面裝載著配比極為複雜的緩衝激發物質,產生更大量的電子,但卻不會因為遭受電子衝擊而發熱到難以控制的地步,反應灶內最多也就是200多度,完全在可控範圍。然後,將大量的電子收集起來就變成了穩定的電流,這項電子捕獲發電技術,簡直是讓人瞠目結舌。林聞方能感覺到,可能這就是將來的太陽帆技術的雛形,但能夠在這種受限制的環境裡用在冷反應堆裡,復星集團領先現在的技術何止10年20年?聯邦科學院現在連冷反應堆的門都還沒摸到呢。

這樣的反應堆室對於洩漏和安全都很好控制,哪怕在反應堆室裡都不用穿防護服。只有在更換反映材料的時候,才會要求穿上全套的防護服。

圍繞著反應堆室,大量的功能艙室分頭執行著任務。一條條管線將電能傳導到各個噴水管,再轉化為機械能,這種利用效率也不是一般的潛艇要經過熱能的消耗轉換能比的。而且,這種反應堆讓大鯨的紅外訊號非常微弱,尋常的熱感式探測儀壓根別想將大鯨和海洋生物區分開來。

有了這樣迷你的反應堆室,排水量近四萬噸的大鯨,空間想不寬敞都不行,難怪居然在底艙能安排得下一個空間充足的工坊,可以進行機甲維修。其實,如果把工坊裡的裝備全收起來,那還是個略顯侷促但尺寸標準的室內籃球場……

還不僅如此,雖然大鯨的動力系統如此先進和發達,可整個潛艇上的節能和其他控制還是非常好。一般情況下,反應堆維持20%的負荷就足夠全艇進行正常運轉,之前他們上到50多節的速度的時候,負荷也沒超過60%。但是,全艇的動力管制,能夠精確到0。5瓦特/小時,所有的艇員在能源管理的細節上,都早已經變成了本能。如果不是因為林聞方知道他們在水中,真的會覺得他們是在進行長途宇航飛行。

這樣一艘靠著無數先進技術堆積起來的大鯨,還不盡然是復星集團的全部水平。畢竟,這是一艘名義上隸屬軍方的潛艇,他們不可能完全阻止參觀、學習、實習等等安排,哪怕再頂著實驗艇的名義也沒用。想到了這點,想到了大鯨上無處不在的宇航風格,林聞方還是決定和譚浩談談,他直截了當地問道:“復星集團的技術積累,到底是不想拿出來,還是拿不出來?”

譚浩無奈地一攤手,說:“都有吧。大鯨很強吧?你知道造價多少?552億聯邦幣,一艘大鯨的造價,抵得過整個東海艦隊的造價了。效能雖然是沒話說,但太多技術,太多工藝,還有許多材料上的問題要解決。從當年有大鯨的圖紙到現在,隨著技術進步,成本已經可以降低一些。但哪怕是現在想要再造一艘,造價也不會低於300億。你覺得呢?哪怕我們復星集團,也很難燒的起這種錢。”

林聞方苦笑著說:“那你拉著我看這個那個做什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