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特和貝拉順著閔琛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一個俊秀精緻的黑髮青年正拿著小提琴緩步地走向舞臺,舉止優雅淡定,神情鎮定沉著,再加上其昳麗奪目的面容,真是讓人一下子難以移開視線。
閔琛薄唇微勾,低聲道:“給他寫一篇樂評,怎麼樣?”
里昂特愣了許久,接著才如夢方醒地說:“好!沒問題!只要你贏了,我給誰寫都沒問題!”
而此時此刻,剛剛站上舞臺的戚暮並不知道……
自己,已經成了有些人賭局中的一員。
第七十五章
當週康盛看到一個俊秀漂亮的黑髮青年登上舞臺的時候,他整個人一下子就愣住了,有些沒大回過神來。等到聽對方有禮貌地報上姓名、學系後,周康盛一拍大腿:“對啊!就是這個戚暮啊!”
在周康盛來到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前,《音樂殿堂》法國分部的主任就告訴他,總部那邊認為一個叫做戚暮的人可能會在這場測評中出現,讓周康盛多注意注意,一旦出現、就要更加仔細地拍照、撰寫文章。
周康盛來到法國已經有三年了,國內的訊息他並不瞭解多少,他也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叫做“戚暮”的青年。想到了主任的話,周康盛不由地打起了十二萬分的注意力,開始認真地凝視著燈光輝煌的舞臺,眼都不眨一下。
“是要表演帕格尼尼的《鐘聲》啊……這有點難度啊,不知道這個戚暮……會表演得怎麼樣呢?”
用單反無聲地拍了兩張照片以後,周康盛便放下了手中的單反,打算將這個青年的演奏一點都不差地聽仔細了。就算是演奏得不好聽,他也得耐著性子聽完,誰讓總部那邊對這個戚暮如此重視呢?
但是,當那長長的琴弓剛剛觸碰上琴絃的那一剎那,周康盛卻猛然怔在了原地。
《鐘聲》是帕格尼尼的代表曲作之一,這位小提琴魔鬼大師擁有著一雙神奇的手,傳聞中,他的左手可以向上翻到令人不敢相信的弧度,這也造成了他在琴絃上肆無忌憚地大音域按弦。
這首世人耳熟能詳的《鐘聲》的開頭,是一段短促激烈的斷奏,非常具有帕格尼尼的特色。周康盛從事古典音樂行業六年了,也聽過三次《鐘聲》的演奏,但是……他從來沒有聽過有人能將跳弓的精準度把握到如此駭人的地步!
琴弓一旦在琴絃上跳動起來,就很容易會產生一些雜音。對於水平不夠的業餘愛好者來說,琴弓一旦跳動,就意味著打滑,甚至是噪音。而對於專業小提琴手來說,他們只能儘量將雜音減少到最低。
而此時,整個音樂廳正迴盪著一段輕快熱烈的仿鐘聲音律,琴弓每在琴絃上跳動一下,都彷彿有一隻小巧的銅鐘在輕輕敲打著。青年修長的左手在琴絃上不停地滑動著,幅度極大,卻十分輕鬆。
而他的右手則控制極好地把握著琴弓,讓每一下的跳弓都在最快的時間內穩住,減少震顫、因此雜音也被消減到最低!
淺金色的音樂大廳內,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怔然地聆聽著這首昂然熱烈的《鐘聲》。那琴聲如同小溪穿越過叢叢山林,撞擊在碎石斷樹上,造成了空靈的迴響。
而等到曲子進行到後半段的和絃時,青年白皙的手指在琴絃上大幅度地滑動著,從最前方的八度一直伸展到黑色指板的最末端。與此同時,一簇簇宛如小溪流般的琴聲也逐漸串接起來,慢慢地形成小河、小江……大河、大江。
當全曲的和絃演繹到最終的高潮時,再次響起的旋律也已然彷彿浪濤奔騰,洶湧澎湃。如果說之前蘭斯特的《但丁讀後感》是江河奔流,那如今這首《鐘聲》便彷彿真正擁有了靈魂,帶著海洋一般深沉的意志。
相差的從來不是曲子,而是演奏它的人。
李斯特和帕格尼尼都是炫技一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作為分別演奏兩位大師曲目的學生,很明顯,任何人都可以發現……眼前這個黑頭髮的華夏青年,實在比上一位演出者更為優秀出色!
一曲徹底結束。
周康盛怔然地望著那個站在聚光燈下的青年,他嘴唇翕動,呆愣著還沒有從剛才激昂的音樂中緩過神來。下一秒,當聽到一道低沉的“Bravo”響起時,他才下意識地向發聲的地方看過去,這一看……
周康盛更傻了!
竟然是閔琛主動地站起來,給了這個學生一個“Bravo”?!
周康盛職業反射地就拿起單反、拍了一張照片,他站立的這個角度非常獨特,既可以拍到閔琛的左側面、也可以將舞臺上那個微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