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攏,現出人形來,然後石中火憤怒的追著聚合派的人燒。
四海真水有限,而石中火受挫後立刻遁回陳禾丹田內,幾刻鐘後又精神奕奕的竄出來,滿場攆著人跑。
就算陳禾沒了石中火,北玄派功法也不是吃素的。
除了最初幾次正道攻勢猛烈外,後來戰端再起時,正道各門派就變得敷衍多了。
化神期的打不過陳禾,大乘期的十分謹慎。
他們想破腦袋也沒想明白,為什麼一個骨齡不到百歲的少年人,像屍山血海裡走出來那樣,功法招式全無一絲可隙之處,身處何種困境,依舊從容不迫,見招拆招,應付自如。
不是沒有大乘期的修士,試圖給這個“狂妄小輩”一點顏色瞧瞧。
但也不知怎麼,陳禾總是能恰到好處的避過所有他無法抵擋的攻擊,躲得並不狼狽,還能隨手打得“趁機一擁而上”的人滿地找牙。
一次兩次,眾人覺得是巧合。
連番數次,甚至每次都是這樣,大家的疑心病統統犯了。
“是動手的人故意放水?”正道諸人狐疑的盯。
心中納悶的大乘期修士,被人這麼看,頓時氣惱,罷手不幹了——竟然往自己身上潑汙水,誰有本事,誰去收拾陳禾那小子!
折騰了幾個來回,正道諸人這才明悟,不是有人放水,陳禾真有這本事!
“難道是什麼趨吉避凶的法寶?”
精準的避開最強攻擊的法寶?!這聽起來也太荒唐了!
要是有這種法寶,大家先搶破腦袋!
——有人提起北玄密寶,被人狠狠嘲笑了一番,這等好用的法寶,連仙器都未必及得上,北玄密寶只是上古宗派傳承之物而已,沒那麼玄乎,這樣功效的仙器,都值得神仙下界來找了。
正道諸派遂改變戰略,不讓化神期元嬰期的去送死了,改為數位大乘修士一起動手,誓要滅除陳禾。
結果又出乎他們意料。
陳禾不是大乘期修士的動手,但他要逃脫,卻誰也攔不住。
更別提他那手精準的,接不下統統躲開的本事——正道幾位長老倒是可以衝進魔修之中大開殺戒,可門下弟子在石中火肆掠下,支撐不了多久啊!
這種兩敗俱傷的打法,寒明宗聚合派當然不樂意。
“難不成就像傳聞說的那樣,這小子是北玄派之人,奪舍再生?”
寒明宗大長老想起流言,悶悶的嘀咕。
這謠言流傳甚廣,修真界沒有不到百歲的化神期,釋灃的師父也早就死了,沒道理忽然多出一個師弟來。
修真界的天賦異稟者不少,但再聰明,一點就透,這悟道的心情也有個過程。
更不要說修真界太平了三百年,最近才起戰禍——沒有數不盡的生死徘徊,這種身經百戰,嫻熟從容的身手是哪裡練成的?
“奪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許多修士元嬰逃出,或者元神寄託法寶,藉機奪舍,首先得遇上一具適合的軀體,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而奪舍回來的修士,往往所練功法與從前不同,畢竟不是原來的身體了,一切都得從頭開始。
“陳禾此人一身是謎,還是謹慎行事為好。”
這話一出,各自有算計的人立刻贊同,名正言順的撤退回去,改為大規模削弱豫州魔道勢力,陳禾再厲害,也只是一個人,沒了這些魔修,翻不出什麼水花。
結果正道屢屢撲空,三番五次栽進對方陷阱。
豫州魔修確實死傷不少,但是正道的損失更大,最麻煩的是,青州吞月尊者帶著人又殺回來相助陳禾了。
在這麼一塊地方,把門派精銳弟子全部拖住,將依附大宗派的修士盡數折去,顯然不明智。於是在進入豫州半年之後,寒明宗果斷的找了藉口,說白山書院被魔道攻打,急著求援,本著天下修士共進退的宗旨,他們要去冀州援助。
寒明宗一走,聚合派也不傻。
隔幾天也撤回了大部分弟子,只留下一些人在豫州做個樣子,自稱苦戰多日,不曾放棄。
豫州出現了奇妙的狀況,正魔兩道持續對峙五年,小摩擦不斷,大動靜沒有,正道暗中放棄了這裡的利益,魔修趁機休養喘息,虎視眈眈。
冀州在捲進戰火的第二年,就全部落入正道之手。
幾大門派一路凱歌,分兩路解決了魔道在益州的又一位尊者,緊接著北上去找裂天尊者麻煩了。
縱觀中原,除了身在西域的梟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