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4 / 4)

她想接下來的時間就在這裡度過了,住一家有特色的客棧,每天起床聽見鳥兒嘰嘰喳喳的聲響,看著各家各戶炊煙裊裊的場景,享受腳踩青石板的愜意。

她想,這是她要的生活。

船隻樓間過,素葉正看得新奇,便看到迎面划過來兩艘船,速度很慢,緩緩地逼近她的視線,其中一艘堆滿了錫箔紙錠,另一艘的船頭坐著個大打扮如同神婆似的女人,閉著眼,手裡還拿著串佛珠。兩艘船一前一後搖搖蕩蕩,岸上的人似乎習以為常見慣不慣,但素葉看著好奇,忍不住問了船家。

船家一早就將斗笠戴上,看了一眼後笑呵呵道,“姑娘,今天不是七月十四嘛,明天就是鬼節了,從今晚開始河面上就要放焰口、放河燈了。你看到的是古鎮上的佛婆,每到農曆七月半她都要在這條河面上的唸佛,另艘船上裝載的是今晚開始要燒的錫箔紙錠,這是咱老祖宗的規矩了,七月半以錫箔折錠,焚燒,這叫做'結鬼緣'。”

素葉這才驀地記起日子來,原來一轉眼已經到了農曆七月半了,現代都市的人看慣了陽曆,早就將老祖宗的歷法忘在腦後了,輕嘆了一聲,看著漸行漸遠的船隻感嘆。

鬼節,她更喜歡稱之為中元節,這是中國道家的叫法,佛教稱之為盂蘭盆節,到了這一天,近乎大半個中國都在燒紙中度過。在北京已經看不到太多傳統習俗的延伸,沒想到在這裡倒是能夠感受到節日的氣氛。

雖說是中元節。

素葉還記得很小的時候見過街坊們沿路焚燒錫箔紙錢,她也看過媽媽這麼做,問為什麼,媽媽就會告訴她誠心焚燒,那麼那些逝去的親人就不會捱餓受苦,再後來她回到北京生活了一段時間,那段時間裡,每到這個節日是舅舅於十字路口焚燒,但還要規避城管罰款,她知道舅舅是燒給媽媽的,再再後來她上學直到出國,在國外只有萬聖節,小孩子們提著袋子挨家挨戶要糖,不給糖就搗亂,她便再也沒過過中國的中元節。

不過中國也好,外國也罷,人的內心都在一定程度上或信仰或敬重些什麼,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罷了,素葉喜歡這些傳統節日,在國外她可以歡喜融入別國的節日氣氛中,而在中國她則可以自豪而無顧忌地享受,這代表著她還是有根的,有根的人就不會孤寂,不是嗎?

想到這兒素葉突然輕輕笑了,彷彿在這麼一瞬間自己真的想開了。

“姑娘,今晚出來看放河燈吧,這可是咱們千燈鎮的習俗,不過看完了可要早點回房去,老人都講七月半的晚上不宜晚歸啊。”老船伕笑呵呵地划著船。

素葉笑了笑,“好。”

**

果然古鎮一入夜,挨家挨戶開始焚燒錫箔紙錠,素葉吃了點東西準備回客棧的時候,走在青石板路上近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