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
要知道目講僧,可不是無名小卒,而是聲名顯赫的風水師。據史料記載,目講僧,不知何許人,隱其姓氏,或雲元進士,晦跡於僧。或云為陳友諒參謀,反敗逃匿為僧。
儘管來歷不明,生平不詳,但是善堪輿術,為人卜葬無不奇驗。自稱:吾當以目講天下,故皆稱為目講僧。
目講僧作為元末風水大師,雖然他沒有劉伯溫那麼廣為人知,但是能夠留名史料之中,為後人所知,也能夠知道他實力的厲害。
假設目講僧真是陳友諒的參謀,而陳友諒又打敗了朱元璋統一全國,或許現在劉伯溫在世人心目中是什麼形象,那麼目講僧就是什麼樣的地位。成王敗寇,古今中外都是一個樣。勝利者風光得意,失敗者聲名再響,也要稍遜一籌。
“沒錯,我們的祖師就是目講僧。”範離很驕傲,又有些慚愧:“可是我們這些後輩弟子不爭氣,沒能繼承他高明的堪輿術,反而把路子走偏了……”(未完待續。。)
第64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目講僧以風水堪輿術見長,而作為他的傳人,範離等人竟然是相術聞名天下,這多少也是一種諷刺。放在古代,這可是欺師叛道,要揹負罵名的。也難怪範離歷代祖師爺,從來不敢宣揚宗門祖師是誰,堅決不透露半點口風,保守秘密。
這個時候,方元也有些明白了,為什麼範離一個大相師,居然對風水佈局那麼感覺興趣,顯然了是受到祖師目講僧的影響,打算追根溯源啊。
當然,這也算是旁枝末節,相比之下方元更加關注範離的言下之意。這目講僧又怎麼與佛國寶藏拉上關係了,而且關係似乎不淺。
此時,範離轉頭看向連山和尚,似笑非笑道:“大師,現在你應該知道,我為什麼會知道佛國寶藏的傳聞了吧。”
“阿彌陀佛。”連山和尚一嘆,苦笑道:“範施主,萬萬沒有想到,你竟然是目講大師的傳人,也難怪對此事知之甚深。”
看到兩人在打玄機,何生亮終於忍不住問道:“師父,這佛國寶藏,到底是怎麼回事呀?又與目講祖師有什麼關聯?”
“佛國寶藏,那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範離輕描淡寫道:“目講祖師當年,就是受到了佛門之託,在武夷山之中尋找一處隱秘地點,用以隱藏寶藏。”
“據祖師遺留下來的隻言片語之中就可以知道,當年祖師耗費了足足五年時間,踏遍了整個武夷山山脈。才算是找到了一個非常隱秘的地方。”
範離傷感道:“只不過當時祖師已經是七八十高齡了,等到完成了任務,快要油盡燈枯。回家不久就坐化了。”
方元心中一動,試問起來:“也就是說,範前輩師門知道佛國寶藏的具體埋藏地點了?”
“不知道。”範離乾脆利落的搖頭:“祖師什麼也沒說,關於佛國寶藏的事情,還是二代祖師從各方面的線索推匯出來的。他只是聽聞有這樣的事情,但是具體的細節就全然不知。”
“阿彌陀佛。”連山和尚嘆聲道:“目講禪師高義,讓人敬重啊。”
“等等……”就在這時。方元驚疑問道:“大師,這事不對啊。”
“什麼不對?”連山和尚莫名不解。
“你不是說,佛國寶藏是源於五代時期。然後延續幾百年麼。”方元迷惑道:“但是目講禪師卻是元末明初人……”
“方師傅,這你都想不出來?”範離輕聲道:“經過幾百年的積累,原來掩埋錢糧的地方肯定裝不下了,自然需要另外擇地而藏。又或者說狡兔三窟。一個埋藏地點不安全。肯定需要多準備幾個分散風險……”
“好像也對啊。”方元一想,也覺得有道理:“大師,是這樣麼?”
“阿彌陀佛。”連山和尚搖頭道:“方師傅,我之前已經說了,其實關於佛國寶藏的事情,我也瞭解不多。畢竟這事在清代的時候,就已經斷了線索,只剩下一些真真假假的傳聞遺留。你讓我分辨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我真說不上來。”
“也是啊。”方元輕輕點頭,不再多問。
“真的有寶藏……”
何生亮卻不淡定了,畢竟這可是閩南佛門數百年的積瀾,古代佛門之興盛,用富可敵國來形容,真是一點也不誇張。幾百年的積累,到底有多麼的豐厚,簡直無法想象。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絕對是一筆天文數字。
“瞎激動什麼?”範離訓斥道:“武夷山那麼大,就算真藏了寶藏,而且隨便讓你挖,你覺得你能挖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