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1 / 3)

小說:我要做個優等生 作者:京文

從而使這一次中東協議得以達成。

4。對立互補法

對立互補法就是以把握思維物件的對立統一為目標。自覺遵循這樣的過程思考和研究問題,善於把對立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加以思考。要求人們在處理問題時既要看到事物之間的差異,也要看到事物之間因差異的存在而帶來的互補性。舉個簡單的例子,大紅與大綠在視覺上是有著巨大差異的顏色,一般來說,二者不宜放在一件衣服的設計上,但是,反過來,如果我們正是以二者之間的差異來形成一種互補,如在一件大紅的旗袍上滾上細細的的大綠的顏色的邊,反而是一種非常和諧的視覺效果。

1972年12月23日,尼加拉瓜共和國首都馬那瓜發生了大地震,一座現代化城市頃刻間變成了一片瓦礫,死亡萬餘人。令人驚奇的是,在震中區511個街區被震毀的房屋廢墟中,唯獨18層的美洲銀行大廈竟安然屹立,而就在大廈前面的街道地面,卻呈現上下達1/2英寸的錯動,如此奇蹟,轟動了全球。人們懷著敬意探詢奇蹟的創造者,揣著好奇心探究奇蹟的奧秘。

奇蹟的創造者究竟是誰呢?他就是著名工程結構專家美籍華人林同炎。他設計的美洲銀行大廈,設計時不是把思維的重點放在正面,因為放在正面不能徹底解決防震問題,而是把思維著重放在反面。他採取框筒結構,這種結構和一般結構不同,具有剛柔相濟的特點:在一般受力情況下,建築物有足夠的剛度來承受外力;而當受到突如其來的強烈外力時,可由房屋內部結構中某些次要構件的開裂,使房屋總剛度驟然減弱,從而大大減少對地震力的承受。這種以房屋次要構件開裂的損失來避免建築物倒坍的設計思想,突破了一般常規的思維框架,突破了以剛對剛的正面思維模式,從而創造了世界上少有的奇蹟。

第37節:悖論法

應該說,保護與破壞是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在一般情況下,對建築物的保護始終應該是放在第一位的,但是林同炎的設計理念中卻使得雙方呈現出相互依存的態勢。在強地震中,主動設計一些會破壞的東西,恰恰成就了保護的目的,在主要的建築體完好的前提下,次要的內部結構的破壞反而使得雙方對立而互補了。

5。悖論法

一般認為,所謂悖論實際上就是邏輯矛盾,它是這樣一種命題:該命題為真,則可推匯出它的假;反之,設該命題為假,則又推得它為真。悖論法就是對一個概念、一個假設或一種學說,積極主動從正反兩方面進行思考,力求找出其中的悖論之處。下面這個例子可以很清楚地幫助我們理解這一思維方法。

古希臘有許多“辯士”、“辯師”,他們當中有不少是哲學家、思想家,當然也不乏詭辯家。其中有一個辯士,由於好發表揭露王家弊端的言論,惹惱了國王,國王要處死他。古希臘有兩種死刑,一種是火刑,這種刑很殘酷,受刑人痛苦的時間長,而且死無完屍;另一種是絞刑,這種刑事可以讓死者有一個完整的屍體。古希臘的這個國王在兇殘地處死反對自己的辯士時,還想在國民面前顯示自己的“大慈大悲”。他把全城的百姓召集起來觀看他將這個辯士處死。當著圍觀百姓的面,國王對辯士說:“你專說假話,造謠惑眾,敵視王朝,罪該處死。不過,本國王一向慈悲為懷。臨死之前,我還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那就是讓你說一句話,如果說的是真話,就對你施以絞刑,讓你有一具完屍。如果你臨死之前還說假話,那就不要怪我,只好對你施以火刑了。”接著,國王對圍觀的百姓大聲說:“以上是我的承諾,絕不食言,全城百姓可以作證。”

國王說完後,全場鴉雀無聲。辯士思考了一會兒,說出一句話,使得國王和他的謀士左右為難,尷尬不已。既不能對此辯士處以火刑,也不能處以絞刑。那麼辯士說的那句話是什麼呢?

辯士說的那句話是:“國王一定會用火刑處死我。”這句話真有那麼大的作用嗎?試想,如果國王用火刑,那麼辯士說的那句話就是真話,可是國王承諾過,如果他說的是真話,就要對他施以絞刑。如果國王對辯士施以絞刑,行不行呢?這樣辯士說的是假話,可是既然是假話,按國王的承諾就應對他施以火刑。所以,既無法對他施以絞刑,也無法對他施以火刑。

第38節:反事實法

辯士之所以能說出那麼一句使國王左右為難的話,就是因為他開展了積極的悖論思維,找出了一個“兩難問題”。其實,我們以前讀過的那個既賣矛又賣盾的人提出“用自己的矛擊自己的盾,結果怎樣?”的問題的人,也是開展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