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冰看著蘇氏。蘇氏微微點頭。把林氏往裡請:“林家姐姐。您請進。”林氏比蘇氏大幾歲。蘇氏這樣叫也合情合理。
進了屋,蘇氏端來白開水,蘇氏家沒有茶葉,對農家人而言,茶葉是昂貴東西,一般人吃不起。林氏也不介意,接過來就呷了一口。
見到小籮筐裡放著的繡線及刺繡用的花繃子,林氏禁不住伸手拿過來,看到上面精緻的繡工,讚不絕口:“蘇家妹妹果然是好手藝,連個絹帕也繡得極好。”
蘇氏謙虛地笑笑:“想必姐姐的手藝比我更好呢。”
聽蘇氏這麼一說,林氏不免有些不好意思起來。未嫁之時,她也曾學過幾年女紅,自嫁入夫家後,相夫教子,侍奉公婆,倒把這門手藝生疏了。如今搬離了那大富之家,生活用度都比平日節儉了許多,如今見兒子長高了,以前穿在身上的毛衣日漸短了起來,便打算重新給兒子打一件毛衣,這一下針,才發現手感生疏,有些針法倒忘了。聽得村裡人說,這桃花村裡就數蘇氏手藝是最好的,就上門討教來了。
聽得林氏說明來意,蘇氏也沒推辭,轉身回房取了竹針,詳細地講解起來。看著林氏略顯生硬的手,李紅冰有些好奇:這大富人家的夫人,平日裡都在做什麼的?是在打麻將嗎?不過這個時候,不應該有麻將,那或是在打馬吊吧。
林氏似乎和蘇氏很合得來,兩人在桔黃的燭光下談論繡線的話題談到了深夜。李紅冰覺得困了,就先回房睡了。她們的談話仍在繼續,斷斷續續地傳進了李紅冰的耳朵裡。
“……我從那家搬出之後,就下定決心要讓海兒出人頭地,也讓那家人瞧瞧……如今方方面面也要省著點,等過幾年之後,海兒就要考科考了,這鄉試院試上京赴考等等,就是一大筆錢,我得給他預備出來……”聽這聲音,說話的人是林氏。
科考?李紅冰一下子醒過來。她怎麼忘了,她名義上的“哥哥”,和林志海一般年紀的蘇辰宇,過幾年也是要科考的,這筆費用,蘇氏恐怕很難籌足,看來,她這個做妹妹的,要為哥哥打算打算了。哥哥深諳家裡供他讀書不容易,所以一直很勤奮,功課從來沒有落下過。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劈柴挑水,澆自家的菜地,做完了家裡的活再去學堂。下了學之後又要在學院裡做完雜活才回來,的確夠辛苦的。李紅冰託著腦袋想了想,那叢林深處的“冰冰蘑菇屋”又快收成了吧?
(某素又在嘮叨了: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
第二十章 黃二哥家迎新娘
第二天李紅冰又跑到叢林深處去看她的“冰冰蘑菇屋”,果然又收成了。由於範老頭又把營養液改良了,所以這季種出的蘑菇比往季收成高了三分之一,但然不是很多,但李紅冰已經很高興了。李紅冰算了一下賬,等過些時候,有條件的話再把蘑菇屋擴建一下,把產量提高一些。等過了幾年後,待到蘇辰宇參加科考的時候,赴考費、關係疏通費都有了,想到這,李紅冰就覺得喜滋滋的。當然,這些得益都歸功於範老頭,李紅冰想,這老頭真是個活寶,以後不論到了哪裡,都要把這個活寶帶上,那就不愁吃穿了。
說到底,李紅冰的骨子裡,到底是浸潤了多年現代小資女人思想的毒害,多年養成的現代人的惰性根深蒂固,有方便可圖還是圖了再說。
這林氏來串門的時候也多了起來,漸漸地與蘇氏成了手帕交。兩人無話不談,使得這蘇家小院也不至於太冷清。其實林氏的性子也和蘇氏差不多,說話細聲細氣的,一樣的柳葉眉,細膩白晰的膚色,體態窈窕,很像蘇杭一帶的女子。每每看到林氏,李紅冰就在想,這蘇氏,會不會曾經也是大家閨秀?
自然而然的,李紅冰就想到了關於“爹”那方面的事情。雖說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但蘇辰宇似乎沒有作為單親家庭的孩子那種脆弱、敏感的特質。她也曾私底下悄悄問過蘇辰宇,但這個男孩表現得很茫然,只是說自懂事起就沒見過爹爹,也曾經問過孃親,孃親只是說爹出遠門去了,然後一整天都神色黯然的樣子。有一次他問過之後,發現娘在房裡哭,至那次以後他就不敢再問了。
這樣麼,李紅冰沒想到打探出這樣的結果來。如果是死了就直接跟孩子說死了,為什麼要說出遠門去了,如果活著的話為什麼不去找呢?李紅冰託著腮幫子想破了腦袋也沒想出個所以來。
她一度懷疑那個賣貨郎李成貴會不會就是蘇辰宇的爹,因為賣貨郎對他們兄妹極好,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光顧他們家,給他們兄妹兩帶些好吃的東西,見柴火沒了,還專人從山上砍了一車樹樁樹枝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