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寄饒了個彎從後門出去,省得小芝麻看到了又吵著要跟。外頭是什麼個情況還不知道呢,不敢隨意帶她出門。家裡好歹有人看家護院,也有下人伺候,要吃什麼喝什麼也方便。
後院的牆昨天被震垮了,這會兒小廝正在修補,看到沈寄過來,領頭的便過來行禮。
“你們忙吧,我是要出去,打這裡經過。”沈寄看看直通外面街上的缺口,好不猶豫的往後門走去。要是從這裡出去,是可以少走些路。可是給人看到了不像個樣子。以身作則很重要啊!她從前也是很注意的,可是這兩年該收服的都收服了,該鬥倒的也都鬥倒了,便有些放鬆了。這不,拿賭球攛掇小叔子,結果搞得家裡開起了賭局,下人也來了一次大換血。
她先走到將後宅與前衙隔開的照壁處,找人去問了一下統計出來的資料。原來震源離此地還有兩百多里,這裡只算是波及的範圍。震源也在揚州府轄下,派去的人已經快馬趕回通告這一訊息。魏楹已經在轄下調撥糧食等緊缺物資運過去。要命的是,揚州府駐地垮塌房舍幾以千計,轄下各縣受災情況不一,所以各縣能支援的物資也不多。現在災情已經在往上報了,也派人去臨近州府求援。
當下,一個是要賑災,二哥是穩定局勢。目前局勢尚在控制之中,就怕有人煽動災民。也就是說,現在不但要防天災,也要防人禍。人禍還不只是煽動災民鬧事這一條,還有商家的囤積極其。而且,還有災後的安置以及防止疫情等種種問題。這些大災面前,是很考驗一府主官的執政能力的。沈寄想著,自己除了看好家,也得盡己所能的幫魏楹一把才是。至少,她可以幫著穩定人心。這會兒沈寄很慶幸她從去年就開始在組織慈心會做善事了。
之前說劉同知夫人的威望一度超過沈寄,那是在慈心會內部一眾貴夫人裡。而且,隨著小包子滿百日沈寄重新出現在眾人面前,這種情況已經在改善。但在民眾中間,沈寄的威望一直是很大的。那些貴夫人都是在揚州府多年的,從前不過是施粥而已。但沈寄到了揚州,做的是實事。給窮人修補房子,照管孤寡老人,辦學校讓那些窮孩子可以去唸書認字以期改變命運,資助年紀老大卻因家中貧窮無人提親的女子妝奩……這些,揚州府的老百姓都感念在心。而且,慈心會一直在活動,人人都知道那是知府夫人組織的。
沈寄撩起馬車的簾子往外看,街上的一切還算有次序,街道旁有整塌的房屋正在被修整。沈寄是和劉同知夫人一道過來的,又通知了馬伕人阮少夫人等人一起過來。
其實一開始劉同知夫人是沒來的,畢竟昨晚府衙後宅也不平靜,她家裡也是有老有小。後來聽說沈寄從後門出了門要往慈心會去,她安排了一下家裡便趕緊跟來了,而其他骨幹分子也是這樣。
沈寄見人齊了,便簡單的說了這一次慈心會就利用自身的影響力輔助衙門行事,先拿出銀子去商鋪買米。阮少夫人當場表示阮家的米鋪絕不會高價賣給慈心會,家裡有糧鋪的人也只好跟著表態。然後是醫藥,衙門已經徵召了不少大夫,沈寄便找了家中開有藥鋪有進貨渠道的夫人拿銀子回去買各種稀缺藥品。都是商家,想來多少也是要賺一些。但是既然一開始要掙這個好名聲,把自己夫炫、兒媳弄進了慈心會,要是這次敢發國難財,沈寄就會號召民眾口誅筆伐,這個後果大部分還是承擔不起的。而且還有魏楹緊急出臺的告示,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者直接請去吃牢飯。雙管齊下,還是可以制止絕大部分的。至少,市場不會亂。
還有那些房屋被震垮的百姓,衙門已經在著手安排幫他們修房子了,也把無家可歸的人都集中起來安置。慈心會便組織大姑娘小媳婦還有像馬三兒和牛二娃這樣的半大小子做後勤工作,管吃。
最後還有一項,便是一向合作愉快的濟慈方丈那邊。這次的事,揚州府還是死了些人的。請濟慈方丈派出僧眾四處超度亡靈,安撫受災的百姓。下頭來開會的小和尚立即表示,方丈就是這樣安排的。
沈寄微微一笑,老和尚的行動效率還是很高的,就如他平日裡劫富濟貧一樣。
“受災的人很多,朝廷恐怕安置不完,你們寺裡能不能開放,讓一些災民住進去?你們也可以以工代賑,讓他們幫忙修補受損的寺廟什麼的。”
小和尚點頭,“方丈就是讓小僧來看看,夫人這裡有什麼吩咐的。既然夫人說了,小僧回去就告訴師傅,寺裡會遵照夫人的吩咐辦的。”
沈寄雙手合十,“那就有勞小師傅趕緊回去告訴濟慈方丈一聲。大家都有事要忙,這就散了吧。這次還請大家多多努力,不要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