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的安分皇帝確也不難,可他沒那個命,少年登基所面對的朝廷是一個爛攤子,胡漢矛盾尖銳,上是百官腐化,政令不得實,下而民生積怨,鬥爭激發,北魏皇室隨時有傾覆的可能,這更使得他夜夜難以安眠,但不出手改革,大行漢化,便是窮途末路。便是一身抵擋鮮卑貴族的阻力,他也要走出這一步。
“宗長義登基後,真的會有所改變嗎?燕復國後,便能夠百年長存,終不會被殘吞傾滅嗎?”史書她讀得不多,卻也知道亂世多國,才有多征伐,卻終統一。雖有分分合合更迭不斷,更是英雄輩出於亂世,然百姓黎民更苦於亂世,所以才有秦吞併六國,魏太武帝統一北朝十六國。
馮熙揚起頭來,抿唇只言:“復國,至少能讓漢民活得像人模樣。”
她愣住,是想說,只要再給拓跋濬十年,不,興許五年便足夠了。至那時,或者就不是這般模樣。新政需要時間,漢人更是。沒人比拓跋濬更心切,可他卻也知道要一步一步來,只要反對他的臣民予他多一分信任與等待。
只是,眼前由家國血仇矇蔽雙眼的兄長又如何能辨得清呢?
揚起頭的復又落下,她道:“那便做吧。”
馮熙猛驚,輕了一聲:“你說什麼?”
“哥哥怎樣想,就怎樣做吧。”她點點頭,予他一記微笑。
馮熙愣了愣,稍顯彆扭的問:“那你呢?是要在哥哥一邊,還是同他站一處。”
馮善伊搖了搖頭:“我要走了。”
馮熙淡了呼吸,只想過一想,又問:“是為那李敷吧?你會喜歡那種悶小子。”
她笑遞去腰間扯下的漢符令,塞入他手中握了握:“好好用它。這東西價值連城,便是不用了就還我,我還想換銀子使來著。”
他勾了她腕子,目光一緊:“你,真的要給我?”
“我要走了,這東西太負擔,留給哥哥也好。”
“李敷當真值得你這般?便不是拓跋濬的皇后,宗長義也說會立你為後。”
“宗長義的心,我知道。”她點了點頭,“那一日多虧得我裝作你,有幸聽他言釋一番。如今已不是那麼怨他了。至少,我都能放下了。無論事成與否,馮家都有姐姐和你在撐持,倒不了。”
她只是,想做一些更重要的事。
李敷只剩不到一月的壽命,她至少要陪他走最後一段路,為他多多少少做些事。所以眼下,比拓跋濬的皇權危亡更要的是李敷的生死。她總是不夠聰明,不擅長權衡,魚與熊掌兼得無論如何都做不到,所以只能挑一件自己以為最重要的事全心全意去做。她就是這樣的人。從前在拓跋餘身邊,盡心盡力輔佐他成為明君是她的最要緊;擔負家族與姐姐的夢想,為拓跋濬撐起漢化的基業,也曾是她的認真,她的至要。
父親臨終遺願,馮熙言是復國。復國,便又將面臨覆國危難,她所想,必定不然。惠裕曾於許多年前提醒過自己,那四字,是胡漢同治。千百年來,漢人最強大莫非屢屢建立雄偉的帝國,而是無論外族幾番侵略撻伐以圖異化,漢人永遠都是捲土重來,反而將異族同化。這便是漢人。所言復仇,莫非只是一個諸侯王國的苟存,而是漢人的真正強大。最偉大的復仇,在改變人心。徹底改變胡人守舊而敵視漢族的力量,只有漢化。
於拓跋濬,漢化是平息內亂、匡扶基業,甚至平穩治世的必行之路。於她,只是父親的囑咐,一分責任,或許也是一分期待。她是真心想看到那樣的清平盛世,長治久安。
她想,她是明白拓跋濬的,更清楚地明白,這樣的男人,只可以愛社稷。他實在沒有那個閒心顧及政事以外的任何一物。所以,他的後宮才更需要清明安寧。而她曾經努力要做的,便是為他的漢化新政掃平所有後顧之憂,也是為替她完成父親所謂的“復仇”。
如今想來,這一切,都似乎只是個夢。
歸於現實,她所面對的,只有一個為自己連命都不顧的男人。明知不久於人世,卻仍是承諾一生一世揹她走的李敷。宗長義說看著她便覺心疼,她看著李敷,竟也是同樣的疼。她活了二十年,遇人之中沒有一個是像李敷那般對自己無慾無求,不期待她能做什麼,不逼她做任何選擇,只是單純地以真心待她。這一顆真心,尤是珍貴。千百人會因一個漢令符而在意她,然千百個漢令符,都不及一個李敷,也換不來他,因他在意的不是它,只她而已。就讓她選擇一次自己的人生吧。
走出馮府,清爽甘洌的風撲面而至,她從未有此刻的愉悅輕快,翻身上馬時自比來時更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