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結黨營私,如今已經有不少大臣被錦衣衛抓了起來!”
“什麼?”我大驚,暗暗握緊了拳頭,這個朱高煦真不讓人省心,一波才過一波又起!我拍拍朱高煦的頭,“不要驚慌,我不是告訴過你,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要讓別人看出破債,你這樣做只會讓你皇爺爺更加疑心!”
朱瞻基定了定神,裝做不驚慌的樣子,“那師傅接下來該怎麼辦?”
我凝視著遠方,“這件事我自有辦法,你就不要過問了!”
朱瞻基望著我,似乎還想問下去,但見我凝視的眼神,他便將話壓了下去,不再過問。
我一路出了東宮,至少現在我的身份特殊,並沒有被禁足,如今只有一個辦法了,有了他的話,再加上時間,慢慢就會好的,雖說我知道日後一切都會好起來,但是我也知道如果不請他出面,或許一切都會改變。
在我就要出了宮門的時候,突然身後傳來一陣馬蹄聲,向後望去,卻見是佩戴著面具的修南領著一小隊士兵向我追來,我心中一凜,難道說朱棣連我也要軟禁嗎?
待修南來到我身邊時,他跳下馬,淡淡道:“姑娘,皇上已經下了命令,凡是和東宮有關的人等,都不得擅自出入宮中。”
我眉頭一揚,“連我也不例外?”
“是的!”
解縉之死
我張嘴想要申辯些什麼,卻看到修南不斷的用眼神向我示意,看來朱棣確實懷疑我了,時常在東宮走動,也難免不被他認為結黨營私中有我的一份。
好在修南特意為此趕來,而沒有讓其他的錦衣衛來將我抓獲,否則我也肯定要被關在那暗無天日的詔獄中。今日皇宮守衛森嚴,東宮各人更是岌岌可危,人人但求自保。太子身邊的人已經不多了,到了深秋,滿院的落葉,踩在腳下咯吱作響。真是一群勢力的小人,這麼快就要斷定太子下臺了嗎?連下人都如此怠慢。對於這些變化,朱瞻基幼小的心靈中早已知曉,雖說宮中無情,但此事遇到自己身上他還是頗多感觸的。經歷了一場戰爭,回來之後又將經歷宮廷裡的鬥爭,當他站在蕭瑟的風中向我走來時,一瞬間,我發覺他長大了,變得更加沉默寡言。
“師傅!”他走來向我一拜,將我從思緒中拉了回來,此時的他已經是一個英姿勃發的少年了,太子黨的戰爭已經持續了很久,逐漸平息下來時,朱瞻基挺了過來。我衝著他微微點頭,“你來了!你真的長大了!”
“師傅!我早就長大的!是你不覺得。”他微笑著,一瞬間我彷彿看到了他成年後的樣子,一定英氣勃發。“師傅,我這次前來是有一個好訊息和一個壞訊息要告訴你,不知道你想要聽哪個。”
我微微一蹙眉,“好訊息,壞訊息!”隨即釋然了起來,“隨便吧!哪個都可以!”
“那就先說好訊息吧,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訊息,皇爺爺之前所要編纂的書經過整整六年的時間終於成功了,並且已經為它命名永樂大典》!”他年輕的臉上剛剛脫掉稚氣,此刻臉上寫滿興奮,“它一定會成為前無古人的偉大著作!它將見證著大明朝的輝煌!”
我也為他感到高興,我知道他一直崇拜他的皇爺爺,當有了這樣的事情他會比朱棣更加興奮!我拍拍他的肩膀,“好!的確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訊息!我從心底裡也為此感到高興!”
當說完這個訊息之後,他年輕的臉上又顯出了一絲悲哀,“還有一個壞訊息,原本我不想說,因為這件事讓皇爺爺忌諱莫深,只是在師傅面前,我總覺得不必顧忌那麼多!畢竟這個人師傅也是認識的,而且還頗有淵源。”
我一怔,驚奇道:“是誰?”
朱瞻基默嘆了口氣,垂下頭,“首輔解縉大學士已經亡故了!”
我一驚,這麼快?想到那次與他的一面之緣,還有叮囑他的事情,卻依舊改變不了他在歷史中的命運。喉頭忽然哽咽,“他雖然亡故,但是他的家人卻即將遭受痛苦。他沒有錯,錯在他輕信了小人。”
別過臉,我揹著朱瞻基而行,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一切都是按照歷史而行,那麼我呢,修南呢?這些原本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重要、不存在的人,會有著怎樣的命運呢?
遷都
永樂十九年,朱棣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遷都北京。他是一位偉大的君王,他的決定將影響著日後的中國。如果沒有當時的遷都,就不會有今日的故宮博物院,也不會有今日的北京。
這個決定他在很久以前就決定了,終於,歷時十九年,大明朝的都城從南京遷往了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