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1 / 4)

小說:永安調 作者:這就是結局

親兒子。那時太子經常笑著對我說,待我長大了,就讓我做他的妃子,太子還說,北魏元氏不比五姓七族,唯有嫁給李家人才能免去消亡的命運。”

我靜聽著她的回憶,看著她眼中的流光溢彩,漸已瞭然,她的情怕早已深種。

她笑中漸夾了苦,繼續道:“後來太子因謀逆罪被流放,我和母親也被送入了掖庭,自此再沒有見過郡王。直到他被冊封太子那年,母親已在掖庭病故,我被他尋了機會放到了宜都身旁。這些年,我看著他被廢,屢遭誣陷,卻仍舉步維艱地護著自己幾個弟妹,縱是心痛卻毫無他法。我本以為他放我到宜都身側,必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幫到他,可我在陛下身側五年來,他從未向我要求過任何,除了兩件事。”

我隱隱猜到什麼,心中紛亂著,緊盯著她沒有說話,只等她繼續說。

她與我對視片刻,才輕聲道:“第一件,是在鳳陽門處藏身,以防縣主不測。第二件,是為縣主帶那張紙箋。”

第32章 三十一 北魏元氏(3)

我點頭道:“這兩件事,我也要謝你。”

她搖頭,道:“縣主不必說謝,我說這些話只有一個意思,”她手攥著扶手,頓了下才接著道,“元月早已清楚郡王對縣主的心意,日後若有幸與縣主共侍郡王,情願以姐姐為尊。”我身子一僵,緊抿起唇看她,他日後的妻,今夜坐在我房裡說這些話,讓我如何自處?

我添了杯熱茶,看著水流緩緩注滿:“御賜的婚事,是喜事是恩寵,又何嘗不是懸著的一把斷頭劍。縣主若為他著想,就忘了此事,歡歡喜喜嫁過去,做個受人敬畏的永平王妃。”

她凝眸看我,道:“縣主不信我?”

我搖頭,起身端杯,走到她身側,道:“你是他的王妃,日後他還會有側室、姬妾,但絕不會有我,”我將茶遞給她,接著道,“我若嫁李家人,只能是臨淄郡王,否則就是殺身之禍。”

話到此處已無需再繼續,她自大明宮到太初宮,在皇姑祖母身側已有五年,所見所聽的怕比我還要多,又怎會不明白這其中的意思?

她接過杯,自顧自出神,沒再繼續說什麼,過了半晌才起身告辭。

我靜坐在書桌後,盯著攤放在桌上的棋譜,掛在臉上的笑意早散去,只空洞地看著那一頁頁古今殘局,兀自發著呆。過了半晌,宜喜忽然送入個巴掌大的金漆錦盒,卻說不曉得送此物的宮婢是哪個宮內的。

我打發她出去,盯著錦盒,遲遲不敢開啟。

過了會兒,宜喜端著香爐入內燻帳,見我仍對著那錦盒發呆,不禁道:“縣主若不喜http://87book。com歡,奴婢拿去丟了。”我輕搖頭,定了心神,伸手開啟盒蓋。

錦緞上放著個犀角梳篦,色如寒冰,觸手溼潤光滑,竟是琉璃所制。

我拿起對著燈燭細看了片刻,漸明白過來。宮內大多琉璃飾物均出自太原,而看此物色澤和手感,絕不尋常,怕是僅有太原王氏才能拿得出來了。

想到此處,我才放下那梳篦,說不清是失落還是慶幸,只隨手自奩盒中挑了根鎏金玉簪,吩咐宜喜送了回去。

……

次日正逢陛下精神好,將隨行的郡王縣主,五姓七族的小輩都聚在了一處。

陛下未到,眾人已先聚在殿中,我入殿時,李成器正和兩個弟弟說話,他和李隆基同時停了話看我,我立刻避開了視線。此時,正有個內侍入內,說陛下已在自涼亭處,讓我們即刻去伴御駕,言罷,又行禮匆匆跑走了。

我正出殿時,李隆基已大步走來,與我並肩走下石階,低聲笑道:“你髮髻上的梳篦,看著倒精巧。”我掃了他一眼,道:“郡王可猜到什麼了?”他輕嘆了聲,道:“本是沒猜到,但見那王家女發上的玉簪,卻明白了。”

我抿嘴笑道:“這王寰頗有些心思,日後必會對你有所助益。”他輕摸了下嘴角,笑道:“我寧願做個閒散的郡王,唯有舉案齊眉一人足矣。”我輕翻了下眼,低聲道:“可惜你註定要做個姬妾成群的郡王了。”

我和他有一搭沒一搭拌嘴,李成器始終就在身後不遠處。他目光始終淡淡的,與李成義偶爾說幾句話,卻大多時候沉默著,我努力不去留意他,卻發現越是如此越一顆心繫在他那處,李隆基再說什麼,都難以入耳了。

待近了自涼亭,連熱風都變得涼爽了些。

因今夏來的格外早,叔父武三思早早就命人仿太初宮修葺此亭,亭臨著石淙河,可乘數十人,河中有十二架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