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1 / 4)

小說:迷失在星空 作者:巴喬的中場

薒TA的生活設施,因為CSA也眼饞,正在與ASA談判中。

“LTA空間站是新版的國際空間站,我們似乎吃虧了,”安德列夫曾在高層聯席會議抱怨,李莊回了一句,“吃虧就是佔便宜”,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安德列夫很有趣,不過ASA本質上就是個國際版的機構,我們的研究員和宇航員都不知道該算哪個國家的,”李莊想起老故事,很頭疼。

ASA的研究員保留原國籍的不少,宇航員更是五花八門。華人有七名,跟公司的人才結構類似,其中五人有華夏國籍;其他宇航員中,雙重國籍的很多,法國、德國、英國、巴西、加拿大、俄羅斯和花旗國都有,都跟來源和民族有關係。隨著通訊技術和國際貿易的日益發達,國際交流明顯增強,除了日本,一百多個國家承認雙重國籍,包括俄羅斯在內。小日本現在腰桿硬了,據二處報告,極有可能加入這一行列。雙重國籍是把雙刃劍,日本也是移民輸出大國,以前縮手縮腳,現在花旗國勢力大減,他們估計想伸頭。

宇航領域比較敏感,其他機構很難碰到多重國籍帶來的麻煩,但聯合技術公司不行,它的成員複雜。五年前姬成駿乘VSS宇宙飛船上天時,澳洲媒體說“我們實現了歷史的突破”;華夏媒體有謾罵的,有自豪的,有幽默的;加拿大媒體關注力度不算大,多是炒冷飯,因為公司與加拿大關係不錯,業務往來頻繁,有媒體便幽默了一句,“我們加拿大人又進入太空了!”

七年中ASA的發射非 常(炫…書…網)頻繁,水平迅速提高到NASA的級別,超過了老牌航天大國。在這種情況下,宇航員的國籍問題變得嚴重起來,媒體的調侃很頻繁。

“唉,算了,這不是我該關心的問題,讓那些該管的人去折騰,”計算機專家揉揉額頭,繼續看資料。

VSS宇宙飛船是最先研發完成的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貨倉和軌道艙組成,模組化設計。飛船長11米,重約12。5噸,可以搭載四名宇航員。LTA空間站上用的逃逸飛船一般都是推進艙加返回艙,代號為VSS-1M。初期使用的貨運飛船組合是推進艙、軌道艙和貨倉,代號為VSS-1C,載重五噸,空天飛機投入使用後,VSS-1C就處於閒置狀態,主要是經濟性不如空天飛機,載重量只有VA級的四分之一。

太空梭出過多次事故,而空天飛機的執行工況比太空梭還要複雜,出事故難免,所以ASA很少用空天飛機載人,主要使用VSS。ASA重視宇航員生命維持系統,不在乎因此多花錢,媒體好評如潮,NASA在輿論的壓力下被迫採用同類的方案。

“真期待下個月的發射現場,我們起步太遲,登月的前五名都被人佔完了,但希望ASA能獲得人類首次建成月球基地的榮譽,”李莊有些神往。NASA、CNSA、JAXA、RSA和ESA都曾經載人登月,成立最晚的ASA只好看著諸位老大哥的背影,幸虧月球的好地盤沒有被人分光。

第五十章 科技館

看完安德列夫的郵件,李莊沒有再繼續看千奇百怪的檔案,站起身來準備做老鼠。他非 常(炫…書…網)喜 歡'炫。書。網'在地下鑽來鑽去,麗莎因此給他取了個綽號叫“大老鼠”。有些人呆在地下就不舒服,但計算機專家在地下室總是心情舒暢。

維姬幫父親開啟多層自動門,“大老鼠”輕車熟路地坐軌道車回到人工智慧研究院地下工廠。車間裡智慧生命在勤勞地加班,五喇叭統管全域性,他向父親問好。李莊隨口回應,在車間裡到處巡視,看看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王程敏和金國正把複雜的地下工廠打理得井井有條,連托馬斯偶爾也會下來找毛病。

地下工廠有完整的生產鏈,除了電子工業的原材料,林林總總的車間有近八十個,可以完成智腦及機器人的全套零部件及附件生產工序。

李莊走到實驗室時,意外地發現裡面燈火通明,走近一瞅,原來是托馬斯在裡面忙活。他敲門進去,“湯姆貓”頭也不抬,徑直問道:“你又跑過來幹嗎?”

“你怎麼知道是我?”計算機專家有些尷尬,“你似乎只在晚上過來?”

“湯姆貓”不屑地撇撇嘴,“這裡有陽光、沙灘和海洋嗎?白天在地面待著多舒服,晚上到處都差不多,關鍵技術還是地下實驗室研究安全。我當然知道是你,因為能來地下工廠的人只有你才會在晚上到處亂鑽。”

“呵呵,那你忙,我回去了,”李莊沒等托馬斯開口趕人,輕手輕腳關上門,一溜煙地跑回家。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