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1 / 4)

小說:迷失在星空 作者:巴喬的中場

兩人閒聊幾句,艾瑪便拿著茶走人,自動單向透光奈米玻璃窗外,她的背影很窈窕,公司的研究成果將女性的青春期大幅延長,不知道最後會是個什麼結果。

智慧生命的好奇心很重,科學最後會不會變成哲學問題讓科學毀滅或過頭導致人類毀滅,很多科學家憂心忡忡。

第七十一章 里程碑

時間如同一條流淌的長河,雖然有人說它無始無終,但對人類來講,這種說法沒有什麼意義,人的一生短暫,該爭的要爭,該搶的要搶,該奮鬥的要奮鬥。

各司其職的嚴密團體成員覺得時間不夠用,搞研究的搞研究,下黑手的下黑手,賺錢的賺錢,搞管理的繼續頭疼。

大面沒能徹底退休,因為威州缺人,南部非洲現在人丁稀少,正是佔地盤的時候。威州一面與各大勢力談判,一面馬不停蹄地擴張,拼搶全方位的資源,連一些退休的老人也自發地幫著做事。人充實的時候會覺得時間過得快,不如意時度日如年,這也可以算“相對論”。

星際旅行耗時久,倫理問題嚴重,更大的麻煩是找不到投資者,只能由旅客出錢或慈善捐贈,不管哪種方式,都不是很靠譜。太陽系行走則不同,現有技術已經能讓地球人到處晃悠。

神奇的奈米科技、詭異的基因工程和神秘莫測的人工智慧,讓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科技爆發期,短短几十年間,變得面目全非。威州在三大前沿科技上走得最快,天體物理學發達,宇航領域突飛猛進。

ASA在月球上批次製造各類機器人,到處圈地盤和安裝微型探測器。隨著對月球的地質地理研究的深入,“月球飛船說”被徹底否定,天文學部根據探測器收集到的資料判斷,忒伊亞行星的確存在過,早期的太陽系可能比“碰撞說”描述的要複雜。月球上的眾多礦物跟小行星有關,放射性、磁場的消失與岩石磁化跟科學家們設想中“重金屬感應電流說”相符。

現在基本可以確定智慧生命曾在月球上活動過,為了避免恐慌和有人藉機生事,不得已採取隱瞞措施,再說沒有實物證據,只能推理。眾說紛紜的外星飛船殘骸和外星人遺體沒有找到,野史終歸是野史,正如以前的各民族的美麗傳說都被一代代人加料而不復原始面貌一樣。外星事務局月球處的上千臺探測機器人組成網格式搜查隊伍,但沒能找到可用的非當代地球人制造的器物,探險仍在持續中。

與脆弱的人類相比,機器人具有先天優勢,它們在充滿輻射的低重力環境中到處遊走,輕鬆自在。地質地理組大部分的體力活都由機器人代勞,天文觀測組正在加緊建設望遠鏡群,繪製更加詳細的星圖。地球並不適合天文觀測,月球是個好地方。

月球的面積小,火星的居住條件更誘人,雖然遠了點。ASA就火衛一的主權問題談了很久都沒有解決,槍打出頭鳥似乎成了規律,人善被人欺,公司不得不變得霸道起來。先到先得,ASA在火星大沖之前,接連發射五艘飛船,運送了近三千噸物資到火衛一基地。LPT基地所需的不同種類的微型工廠分成艙室依次降落到火星表面,這是唯一與LMB基地不同的地方,從開始就具有極強的拓展能力。

宇航員的數量跟哈代當初所講沒有很大區別,只是物資的供應量和智腦的使用量大大增加。配套的火星無人機持續飛行了三年,得到的資料豐富,它們的飛行高度低,能拍攝到更清晰的高畫質圖片。火衛一基地正在建設航天器的泊位,不過火星的溫差大,在表面建設跑道維護困難,深入山體的長距離跑道工程量太大,ASA內部覺得需要等LPT基地的宇航員得到詳細的地質資料後方能確定最終方案。總的來說,大部分研究員還是傾向於使用飛船方案,綜合比較費用未必會比空天飛機高。火星的大氣層稀薄,而且沒有氧氣,空天飛機只能使用火箭發動機,跟使用航空電機的火星無人機完全不同。

金星太空城因為預算最終被取消,改成無人空間站,濃厚的大氣給了金星無人機施展的空間,它們正在收集金星的詳細資料,這個如同地獄一般的行星不久將會被揭開真正的面紗,其他探測計劃依次展開。

前往土衛六的著陸飛船TL2順利抵達目的地,降落在五年前停止工作的TL1附近,船載機器人更換了TL1的配件,讓它起死回生。運載飛船MT2C留在土星系統內,它更重更大,按照天文學部規劃的順序依次探測土星的詳細資料,預計工作時間為十年。木星系統的探測很早就開始,ASA前後發射了三艘探測器,一顆環繞木衛二飛行,一顆環繞木衛三飛行,剩下的一顆仍在木星附近工作,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