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唸完,每個字我都牢牢刻在心裡,雖然並沒得出象“詩”的東西,但我已百分之百肯定,所謂的“詩”肯定藏在這些莫名其妙的文字中。
組成“詩”的文字雖然找到,可是這段話怎麼念都不通順,我反覆默唸了四五遍,感覺這些文字似乎意猶未盡,字與字連起來,有的像成語,有的像“離騷體”的詩句,有的像土家諺語,但都似乎殘缺不堪,詞不成詞,句不成句……噫?我腦海忽然靈光一閃,興沖沖問寄爺:“寄爺,土家族‘攢言子’的習俗是不是很久以前就有了?”
“聽那些道師先生說,土家族最早的長篇敘事詩《梯碼神歌》中就有很多‘攢言子’的歌詞,現在的道師先生唱孝歌時也用到‘攢言子’。比如我就記得一首是這樣的:歌師唱歌真不簡,字字句句堅持原,只有愚下缺少見,得罪三方眾位先,只有愚下文化淺,未曾讀過無字天。每句末尾省略的字分別是單、則、識、生、顯和書。這種形式也叫‘明七暗八’或‘吊腳樓’……啷格?難道你剛才唸的話也用到了‘攢言子’的方式?”
我沒回答的寄爺的話,稍作思索,口齒清晰地念出一首詩:“玉影兮蹈亦,解衫兮難尋,血潰兮乃擒,魂飛兮克城。”詩剛一念完,一聲熟悉的女人嘆息在黑暗中幽幽響起。聽見嘆息,我心頭一片雪亮,沒錯,這就是那首解“鎖”的詩。
隱在黑暗中的女人似乎在等待我解“鎖”,幽幽一嘆後又陷入沉默。我欣喜若狂的同時,非常驚歎那女人在兩千多前就會運用三維畫的原理,在鬼火畫中藏了一段文字,並利用土家族‘攢言子’的形式,在這段文字中隱藏了這麼一首詩。不過,我細一琢磨詩中的含義,心中大驚——這不是一首表現男歡女愛的淫詩嗎?大體意思好像是:你的“玉影”在我眼前跳舞,我脫掉衣服後卻找不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