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3 / 4)

小說:土家血魂碑 作者:蝴蝶的出走

這條小路那裡,放下籮筐抽菸歇氣,煙抽完了,順勢就把煙鍋放在那條龍身上一杵,本意是想滅了煙鍋繼續趕路,哪曉得那條龍被煙鍋一燙,猛地就扭了一下身子,尾巴一卷,就把那個人甩到石壁上,撞得那個人的腦袋象破開的西瓜一樣,當場就死了。那條龍扭了幾下身子後,又趴在地上不動了。和摔死那個人一起來的同伴驚得目瞪口呆,才意識到那條龍是活的,看到那個被撞死的人的慘樣,一個二個面如死灰,手腳痠軟,想走又不敢走,只好撲爬連天地跑回硝洞。但這也不是長遠辦法啊,總不能就在硝洞裡等死吧!那些人在硝洞中呆了幾天,眼看帶來的乾糧已經快吃完,又不敢往硝洞裡面那些沒人去過的地方闖。最後一商量,不能在硝洞中等死,還是必須從那條龍身上過去。有個膽子大的人打頭,膽戰心驚踏上那條龍的身子,那條龍卻紋絲動,那些人見此情況,趕緊從那條龍的身上跑過去了。後來,又有幾批人進硝洞挖硝泥,就帶著些活雞活鴨作為供品,放在那龍頭的前方,有人親眼看見那條龍張開大嘴一吸,那些雞鴨就被吸到它肚子裡去了,對人卻一點不傷害。有人就稱那龍為‘神龍’,並立下一個規矩,在龍身上不準抽菸,不準點火,更不準在那龍身上熄滅煙鍋,而且每次來都要帶些供品,讓那條神龍享用。再後來,那些挖硝人就把那條龍叫做‘龍橋’。我們過來時,不曉得是麼子原因,那裡只剩下一張龍皮,當時我就知道那正是老班子口中的‘龍橋’,考慮到鷹鷹最怕那個,又擔心你由‘龍’想到蛇,所以我根據龍橋的形狀和顏色,胡編了一個‘白玉橋’的名字!”

我們三個年輕人聽寄爺把“龍橋”的來歷說完,覺得脖子後面嗖嗖冒冷風。覃瓶兒更是直接撲到我懷裡,渾身又開始亂抖。我準備去抱著滿鳥鳥,尋求支援,滿鳥鳥卻騰地站起來,狠狠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巴,聲音顫顫地向著龍橋方向說:“您家莫怪啊!我先前說要那個你,您家只當是我放了個大臭屁!”滿鳥鳥的話讓我和覃瓶兒想笑又笑不出。

“你們也不用害怕,我想,那條龍既然不會傷害我們的祖宗,也不會來傷害我們!只是,滿鳥鳥你這張嘴巴,真得要找把鎖了!”寄爺寬慰我們說。

我聽寄爺這樣一說,稍稍鬆口氣,想起我們從龍皮中過來,也確實沒受到傷害,我們甚至連見都沒見到,沒有視覺上的刺激,我的心態慢慢平息下來。

“安叔!您家說說你們老祖宗為什麼要進硝洞挖硝啊?硝是什麼東西?”覃瓶兒趴在我懷中,半是驚恐半是好奇地問寄爺。

“唉!很多年以前,我們這個地方几乎與世隔絕,土家人的生活過得相當艱苦。那時候土家族人不像現在這樣衣食無憂。為了生存的需要,他們除了臉朝黃土背朝天在土裡刨食外,就是成群結隊‘趕仗’――哦,趕仗就是圍獵的意思――估計那時候已經有火藥做的武器吧,武器做起來很簡單,但是火藥卻不好找,我們的老祖宗不知從哪裡得知,安樂洞可以挖到硝泥,那硝泥經過淘洗後,再配上其它原料,就可以製成火藥。具體還需要哪些原料,我也不曉得,總之,硝泥是制火藥的一種原料。你們曉得不?如果天氣乾燥的話,鷹鷹家豬圈前邊地上,會出現一層粉白的東西,就象冬天下的霜,那就是硝泥!”我回想了一下,確實在天氣乾燥的時候,我老家豬圈前邊有一層白白的粉沫,當時還以為是白泥哩,沒想到居然是硝。

寄爺繼續說道:“到了鷹鷹曾祖那一代,我們這裡就出現了土漢混居的情況,土家族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挖硝泥煉火藥就不再單純為了‘趕仗’,而是用來作殺人的武器。後來,有人又說挖硝是為了熬糖,有人又說挖硝製作作肥料,並且硝還分辣的甜的。具體的情況我也不是特別清楚,我們出去後,你們再去找文史資料瞭解吧!”

“不對啊寄爺,按說,那龍橋存在了很多年,難道這片藿麻林也存在了很多年?那些挖硝人為什麼不剷除藿麻草,開僻出一條道路,而偏偏要走那座龍橋呢?”

第十九章 半傀

寄爺聽我問起這個問題,搖搖頭說:“具體情況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想我們今天看到的藿麻草應該不會很早就存在,有可能是後來才長起來的,至於長藿麻草的地方,以前是什麼,恐怕已經無人知道了!這倒不是重點,另外一件事,才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哩!”

“什麼事啊?”覃瓶兒問道。

“你們不覺得奇怪嗎?我們過龍橋時,見那龍皮好像是剛蛻的,所以才那麼腥臭撲鼻,而且,我們過了龍橋後,又似乎聽到動物爬行的聲音,難道……那條龍一直存活到現在?那該有多少年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