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3 / 4)

太出挑嗎?”蘇荔給德妃梳著頭。

“大臣想不出來。你卻出了主意,萬一成了,你讓大臣們怎麼辦?”德妃搖頭。

“老爺子不會說是荔兒說的。”

“可是老爺子心裡總會有疙瘩地。”

“是!”蘇荔點點頭,是啊,康熙總會覺得奇怪的,可是辦個武林不對,刀劍師大會算於民間的行為吧,算了,德妃混了一輩子了,怎麼說都是對地,蘇荔這點好,“聽人勸落一半!”但還是有點冤,自己說什麼了?

第二天胤進宮議了會事,就過來看蘇荔。蘇荔便把頭一天的的事跟胤說了一遍。怎麼說胤比自己的鬥爭的經驗豐富,問他總沒錯吧。

胤正在喝冰鎮的酸梅湯,沒聽完便一口水噴了出來,心肝兒坐在胤的膝上,忙低頭伏在胤懷裡以躲開荼毒;蘇荔跳開了,看來這些年的馬沒白騎,身手非常利索;最倒黴的算是寶寶了,酸梅湯是他端給胤地,正好在胤的面前,總算這些年的武沒白練,沒被噴得一臉,但還是沾了點“便宜”!

“你出的主意?”

“只是閒聊說到的,李諳達說人家可能來不了,說都是有身份的人。荔兒想想,就隨口說了,這些人有身份了,那麼一定好面子啊。如果真的給個天下第一的招牌,還是皇帝親提一定很多人往這兒跑,連皇上的盤纏都省了。荔兒是不是有點多事?”蘇荔想想輕輕地問道。

胤無語的看著這個看著聰明的笨娘們,早上他進宮,正好碰上張、馬二位,老張同志對他笑得很溫和;馬齊看到胤打個千兒,“王爺,側福晉的菜做得真好,人人都說她做得好,奴才還不信的,昨兒吃了,真是好。”

胤聽著直犯愣。但還是拱拱手,算是還禮,正好李德全來宣了,解救了他。走在路上還犯嘀咕,馬齊平時雖跟自己關係不錯,但還沒親熱到可以到這個地步吧?到了康熙的書房。張庭玉從袖子裡拿出了個摺子,遞給康熙。

“臣昨兒連夜調來工部的記錄,原來自……古以來,有鐵礦砂的地方便會出名匠,只是……致明後,我朝亦無名師。”

“一個也沒有?”康熙愣住了,原以為蘇荔的主意很不錯,任誰也不能說自己想借鑑人家地技術了。沒想到張庭玉此時竟來說沒有。

“歷史上倒是名匠倍出,只是卻傳承無續。幾朝磨礪之下,所剩無幾。”張庭玉原也沒想到,一查之下。倒真是一身地冷汗。他是文人,書香傳家,書是念了不少,只是沒有關注這與科考無關的條目,昨晚找不到大師,一著急,把幕僚全弄起,去查書,把從古至今與之相關地都摘了下來。寫成摺子,今兒一早遞給了康熙。康熙看了,也覺得背後冷溲溲的。等摺子到胤手上,也嚇了一跳,那自己現在軍隊裡配備的大刀算什麼?如此一來,找大師就更加刻不容緩了。可是現在咱們這兒一個也沒有,怎麼辦?

“皇上真是聖明啊,依奴才的,先去朝鮮弄幾個來。奴才就不信,咱們這兒這麼多人,難不成還不如朝鮮人?”馬齊才不管那些呢,馬上言道。

胤當然知道,可是不是沒面子嗎?想想,再看看摺子,已經明白了康熙原想著捧個大師出來,再把這位大師和天下第一的封號當魚餌,把天下的鑄劍師傅都釣到大清來。倒是好主意。奈何無餌啊!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兒臣想不如先下旨各地,選送鑄劍師傅來京。沒名師先選一個出來,捧也捧成大師。”胤想了想,繼續說下去,“再就是,兒子雖不懂鑄劍,但總是一法通萬法通地,這麼些工匠湊在一塊,總能有所得吧!”

“四爺這話是老誠謀國之言,只是可能就趕不上今年的發兵了。”張庭玉躬身說道。

“本就不是可一蹴而就的事,老四的法子不錯,先把這些人聚在一起,敲敲打打的,總能敲出點東西吧。”康熙點點頭,“張庭玉擬旨。”

張庭玉忙到邊上的小書桌上,寫下旨意,康熙看了一眼,蓋上自己的大印。這事就定了下來,胤看沒事了,等康熙沒事了,便過來看老婆孩子。路上還在想,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萬一真的和倭人與朝鮮人打起來,還真是會死人的。只是沒想到這主意是蘇荔這笨傢伙地提的。

“一個所謂的大師都沒?”聽完胤地轉述,連蘇荔都合不上嘴了,“那咱們平時用的誰做的?”

“都是一般的鐵匠打的,然後一些珠寶師傅找人磨磨,配上咬口、劍柄、劍鞘什麼的,就是把好劍了。”

蘇荔聽著快暈了,越聽越像後世的工藝美術品,給老頭、老太在公園鍛鍊的那種。唉!

“對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