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新寡兒媳查畹香,竟然趁著夜色與一個落第舉子私奔了。因潘家是京師裡的名門世家,所以特別引人注目。
據說,潘家曾派五名武功高強的護院武師追趕捉拿,在楊柳青附近追上合騎一馬的私奔男女。
不料,那個男子武功遠遠高出潘家的武師,只用數招,就把五個武師打得屁滾尿流,隨即兩人騎著馬悠然遠去。
這件事香豔神奇,一時為街頭巷尾津津樂道,各種各樣的議論紛紛出臺。
有人說:“一對狗男女,做出這般大逆不道的舉措!”
有人說:“真是一對冤家,孽緣難了呀!”
但也有人說:“一雙情種,為情而生呢!”
女主角查畹香,本是江南秀女,出身於浙江的鹽商巨族,自幼隨家人居住在姑蘇城。
那個帶著她深夜私奔的男子,是查畹香孃家鄰居的兒子楊鼎來。
楊家是淮安山陽五代進士的書香之家,楊鼎來隨父親在姑蘇任所長大,自幼讀書習武,穎悟過人,不但書讀得好,練就的一手拳腳功夫更是了得,隻身敵個十來人,不在話下。
查、楊兩家既是緊鄰,又都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所以關係甚好,來往極為密切。
大人們如此,年齡相仿的小孩子查畹香與楊鼎來,也是如此,就像是一對兄妹。
若按正常的情況發展,他們該是成為青梅竹馬的小夫妻。但是,他們之間卻沒有了這個緣分,因為查家早在女兒未出世前,就曾與世交潘家指腹為婚。
小畹香雖然還是個小丫頭,卻已是名花有主了。童年時兩小無猜,尚不覺得有什麼障礙,但到了情竇初開的年齡,兩家大人鑑於已無聯姻的可能,便開始限制兩人的來往。
這對少男少女,才驚覺彼此是那樣難以割捨,又是那樣無可奈何!
可畢竟比鄰而居,兩個人總能找到見面的機會,這時他們已經懂得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將越來越少,所以倍感珍惜,每每卿卿我我,又喜又憂。
提起查畹香未來的婆家,可是來頭不小。祖父潘世恩,曾在朝廷做了三十年的體仁閣大學士,公公潘觀保已位居公卿,未婚夫也是少年有才之士,品性端重,被看作前途無量的。
楊家在姑蘇算得上是名門,但與名重京師的潘家相比,可差遠了。
這時,潘觀保被朝廷派到姑蘇任職。
楊鼎來得了訊息後,心生奇思:(心上人查畹香遲早是要進潘家門的,我不如先提前與潘家老爺拉上關係,將來便可出入潘府,或許有機會見到查畹香,聊慰無緣之情。)
如此想來,他便找機會向潘老爺遞上名帖,口稱門生,乞就求教。當時楊鼎來在當地已經文名鼎盛,潘觀保平白得到一位高足,自然心中歡喜,因此真的與楊鼎來結下了師生關係。
三年後,查畹香嫁入潘家,隨同丈夫潘祖同住在京師。
不久後,楊鼎來娶下了姑蘇美女彭淑英為妻。彭父當時在京為官,楊鼎來藉口到京師廣結路門,以便為將來青雲直上作鋪墊,偕妻子住到了京師岳父家。
與此同時,潘觀保也因病回京師休養,正好給楊鼎來造成了可趁之機。
他打著拜訪老師的幌子,有事沒事就往潘家跑,期盼著能在院中廊下與查畹香見上一面,也不虛他巴巴地跟著來到京師的一片苦心。
到潘家走得多了,自然就有與查畹香單獨相遇的機會。
這種時候,兩人心裡似乎都有許多話要說,卻不知從哪裡開口為好,所以常常只說些不痛不癢的應酬話,看上去倒像是初次見面的路人。
如此一來,不免勾起查畹香對舊情的眷念。可現在相對無言,只能徒然增加一種莫名的苦痛,因此她勸楊鼎來以後少來潘家,索性不見面,把過去的一切留在記憶中罷了。
楊鼎來卻不這麼想,認為能看上一眼,總比不能見面好,甚至還幻想著有那麼一天,兩人重溫舊夢,重續前緣。
此時,查畹香的丈夫潘祖同,已在翰林供職,可謂少年得志。
誰料天有不測風雲,有意無意間,一場滅頂之災,降臨到他頭上。
那是咸豐八年,也就是潘祖同娶查畹香的第二年,金秋鄉試時出了件轟動一時的考場作弊案。
主考官柏俊,人頭落地,潘祖同因為也是閱卷者之一,不免牽連獲罪。
原本可以判死罪,不過皇帝念他是名臣潘世恩的孫子,才格外開恩,只是將他免職發配邊疆。
潘祖同走後不久,邊地傳來噩耗,說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