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前者大齊就為了利益而去幫助韓國,解了韓國的圍城之憂。摸不透猜不透啊。
“但願如此吧,陛下,使團應該也快到大齊了吧?”
“嗯,是這樣的。”李應龍點了點頭,看來張靖倫並沒有放棄對朝事的打理,這一點是李應龍樂於所見的。
“陛下,此次微臣所來,其實還是有另外一件事情……”張靖倫猶豫了,不知道這件事究竟該不該說。
李應龍驚疑著,很少能夠看到張靖倫有這樣的表情,“什麼事情?”
“陛下,陳子涵這個人您要小心了。此人絕非表面這般的簡單,心中的志氣恐怕也不是任何人就能夠猜測得到的。”張靖倫一口氣把事情給說了出來,以他對陳子涵的觀察,他絕不相信,陳子涵是一個會屈居於人下的人。此人的野心,張靖倫雖然沒有發現,可是總是能夠隱隱的感覺得到。
憑著張靖倫做丞相的這麼多年,也決然會一些識人之術。雖說陳子涵能夠給大康帶來幫助,可是也正是大康的憂患。一旦駕馭得不好,恐怕就是引狼入室了。張靖倫曾經多次的給先帝上言,可是先帝並沒有放在心上。這是張靖倫首次給李應龍提出的建議,有沒有效果張靖倫不敢保證,反正說出來便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呵呵,張丞相好眼力!不瞞丞相所說,其實我也早發現了這個人的貓膩。倘若說做丞相的話,在哪裡做丞相不是做?此人早先被大齊的先帝託孤,卻退讓了大官之位。這其中的緣由就很是明顯了,對於什麼丞相什麼武將,他根本就不感興趣。
爾後,在我和華天英聯合的時候,發現了此人的一些蛛絲馬跡。反正,能夠從大齊的追擊下安全的逃回大康,說明這個人是有一定的本事的。之所以我沒有剷除他,是想利用他。暫且的,這個人對我們大康還是有一些用處的。
所以,朝堂之上,你們二人的爭吵我也從未袒護過誰,希望張丞相能夠理解。”
張靖倫點了點頭,李應龍還不是不可救藥的,至少在這一點上,李應龍的眼睛就比他的父皇要毒得很,先帝對陳子涵那可叫一個器重,親自的把陳子涵給提拔到了右丞相的位置。這在大康是絕無僅有的,想當年,自己當上左丞相,那可是費盡千辛萬苦,一步一個腳印才爬到了這個位置。
“陛下,你能明白這一點就很好了。”張靖倫老淚縱橫,不管李應龍說得是真是假,只要他能夠說出這番話,張靖倫就感動許多。
“呵呵,張丞相,依你之見,你覺得大齊的下一步該是什麼呢?”李應龍撇開話題,這個話題太敏感了,還是不能夠對張靖倫表露得太多。有些話都是禍從口出的,這一點李應龍還是萬分明白的,對每個人都要防那麼一點,也許,張靖倫和陳子涵兩個人聯合起來,由張靖倫來試探自己,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大齊現在休養生息著,從訊息狀況看來,應該是有一些事情要忙活。不過,我們也無從知曉,這決然是大齊的朝內有一名重要的核心人物有很重要的事情,否則,他們會在這個時候把從韓國帶來的財物分化,購置一些兵器加強操練。
可是,大齊並沒有這麼做,而駐守在邊境的唐傲也被召回國內,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呢?”張靖倫也搖了搖頭,等待著李應龍的下一步分析。
“大齊難道就真的這麼自信?在這個時候不怕我們去偷襲?要知道,唐傲也是大齊的一道屏障,此人武功卓越,排兵佈陣也很有講究。突然在這個時候被召回,這其中肯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李應龍分析著,即便是傻子在這個時候也不會把唐傲給撤回去的,然而晗嫣卻這麼做了,難道說晗嫣是一個傻子麼?
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是別人相信,但是李應龍也不會相信。多少次和大齊的交鋒,不光是一個李蛋兒難以對付,連晗嫣也是疲於應對。
“說不定會是大齊的陷阱,他們想讓我們去攻擊大齊,然後埋下伏擊?”李應龍妄自猜測著,這都快除夕了,已經是快要過年的階段了。在這個時候,天下的臣民都希望看到的是一片喜氣洋洋的狀態,絕對不願意看到生靈塗炭的場面。大齊這麼做,難道真的就是想勾引大康前去攻擊大齊麼?
“應該沒有這個可能。也許是有人換防也說不定,也許是大齊信不過唐傲這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假若如此的話,對我們最是有利了。唐傲被召回,我們想要攻擊大齊就會變得順利得多,不會再有唐傲這一層考慮了。”張靖倫有些喜不自勝了,大將們駐紮在外,將命有所不受肯定會引起帝王的不滿,最好是唐傲不被齊皇信任,這樣就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