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穿上的遮蓋醜陋真相的衣袍而已!”這些,其實是蕭予綾一向不屑的強盜邏輯,可為了安慰他,她竟將這強盜思維說得振振有詞。
“……”
“王爺請耐心聽我說完,歷史上真正的堯舜,並非傳說那般!堯帝時代,因為神州大地遍地荒蕪,洪水肆意橫行,而舜治水有功,堯欣賞其才能將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了他。”
“這些,貴族士家中三歲的孩童也知!”
“對,這些大家都知道!可是,後來的事情,並非如大家所讚譽的那般!堯中年之後沉迷於修仙之道,堂堂帝王,不知勤政愛民,卻追尋虛無的成仙之道,真正是滑天下之大稽!同時,他命舜攝政,舜藉機剷除堯帝勢力。等到堯風燭殘年想將王位傳於兒子之際,舜卻已然大權在握。他為了權力,毅然囚禁了堯帝和太子朱丹。而後,他先是攝政,後授意群臣請他登帝位,最後,以禪讓之法奪得了帝位。”
說到這裡,蕭予綾捧住了周天行的臉,死死擠壓他的臉頰,硬是迫得他睜開雙眼對*一雙翦水明眸,道:“王爺,我說的話你可聽到?舜帝是真正的亂臣賊子,可因為他成功了,用巧妙的手段遮掩了真相!所謂的賢名,所謂的美譽,不過是成王敗寇的寫照。你,不必因為找不回遺詔而傷心。你是有才之人,你治理了咸陽城,使得它繁華勝過京城百倍;你率領了將士驅除韃虜,使得邊疆萬民安康;你聲名遠播,使得賢士跋山涉水來投……只要、只要你有恆心,你想要的,終歸會是你的。”
她的話,實在是大膽,令周天行無法對答。賢士所追捧的、貴族所在意的,到了她的嘴裡成了**裸的世俗較量,成了不堪一擊的權力鬥爭。
他若是有她說的那般灑脫,他早早便打到了京城,登了帝位。可惜,他看不開,他做不到。
他伸手,學著她的樣子*她的臉頰,低聲道:“阿嶺,你……不必為了安慰我,而說出這些有違大仁大義的話。”
“我是想安慰你,可我說的是實話,不是我胡編的。”她著急,要怎麼跟他訴說呢?歷史,因為在這個皇權至上,這個忠孝重於一切的時代,已經被美化和篡改得面目全非。即便,大家知道實情,也全都裝作不知。這就是所謂的賢名,所謂的仁義。
“阿嶺……”周天行落寞的笑了一下,道:“你說的是實話?那我問你,這實話你是從何得知?”
從何得知?看閒書看到的,從龐大的網路知識裡查證的,聽電視講座曉得的。
只是,這些途徑,沒有一個能向他解釋。
她支支吾吾半響,道:“我、我,小時候聽父輩說起過……”
周天行頷,她的父親是太傅何明,是曾經大周王朝鼎鼎有名的學識淵博之人,會跟女兒說起這些一點也不奇(炫書…提供下載…87book)怪。
她是何家的貴女,自幼才華,記得這些更不奇(炫書…提供下載…87book)怪。
倏忽,周天行的腦中閃過一個念頭,這個想法,令他渾身一震!
她不是說她失去記憶了嗎?她不是說她前塵盡忘了嗎?為何,她不記得遺詔的下落,卻記得兒時父親的教導?
難道說,她在撒謊?
人,總是會下意識的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猜想!
周天行此刻,知道了她撒謊,連帶的,將她不知道遺詔下落的話也*。
都說,賢臣會試探明君。她是何太傅的女兒,是才德兼備的貴女,想要試探一下他的德行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他幾乎立即認定了她是故意撒謊遺詔不見,本意就是為了試探他,看看他是不是仁義的君主,看看他會不會因為沒有了遺詔而對她這個賢臣的後人加以照拂。
第七十六章 真做假來,假亦真(二)
心裡有了計較,他在她不在意時粲然一笑,雙臂一伸,將她摟到了懷裡,道:“阿嶺……不,該是阿語才對……”
“王爺,還是叫我阿綾,綾羅的綾,我習慣這個稱呼。”
他頷,將臉頰枕在她的頭頂,低喃:“嗯,阿綾,予我綾羅,比起阿語來這個名字倒是更貼心些。”
他的臉輕輕蹭著她的,好像兩個慵懶的小貓互相依靠著為對方順毛,並不曖昧,卻十分親暱,柔聲說道:“你,受苦了。以後,本王會好好照顧你的。”
蕭予綾微愣,他竟然絲毫不動怒!
就在她委婉說出部分事實之前,她心裡隱隱肯定他不會因此要了她的命,相處多日,她看得出他不是嗜殺之人。但沒有想到,他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