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份?”
何隊眼中又是一道精光閃過,他一把拿過卷宗,重新坐進椅子:“好,太好了,就是這個。謝謝你,小高。”
小高莞爾一笑,環顧四周開口問道:“他們幾個今天怎麼都不在?”
“哦,我昨天下午就派他們去元陽查案去了,快的話明天就能回來。”
“啊,那您忙吧,我先去鑑證科那邊看看。”說著,小高便轉身欲走。
“唉,等一下。”
“還有事嗎?”小高回過身詫異地問道。
何隊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嘿嘿訕笑著:“沒什麼,就是想麻煩你幫我買兩包煙。”
小高展顏一笑:“沒問題,五分鐘回來。”
說著,小高便像輕盈的燕子,轉眼間消失在門口了。
何隊笑著搖了搖頭,低頭開始翻閱剛剛取來的卷宗。
“接到報案時間:1996年1月13日下午15:25。
報案人:何志高。
死者為一名男性,19週歲,姓名:林森。
勘查結果:死者腹部發現三處插入式刀傷,一處深達7厘米,兩處穿透後腰。現場殘留兇器一把,為七成新殺豬刀,刀長25厘米,最寬處為8厘米,死者創傷面與刀身尺寸吻合,刀上指紋和血跡確係死者所有,終合各方證據最後認定,死者為自殺。死亡時間為當日下午13:00至13:30之間。
案發地點:濱江師範學院4號宿舍樓1樓左側水房。
辦案人:伍長髮、王偉。
證人:何志高(濱江師範學院學生處幹事)、黃萬山(濱江師範學院學生處處長)。”
放下案卷,何隊臉上的肌肉一點點收緊,眼中的光芒也一點點變冷,他的眉心擰成兩個高高凸起的丘陵,手指的指尖也在微微地顫抖。
不對,這份結案記錄有問題。
這是何隊第一時間得出的結論。
據陳小喬所說,十年前濱江師範學院的那起血案死者應該是兩名,一名為被殺,死者叫黃宏濤,一名為自殺,死者叫林森。現在警方勘驗現場的結果,卻只發現一名自殺的死者林森,那麼,另外一名死者呢?黃宏濤哪裡去了。這只是疑點之一。
其二,陳小喬證明,當年那起血案的案發地點應該是濱江師範學院4號宿舍樓的113寢室。而且,113自殺事件在近十年來一直在該校廣為流傳。可是,為什麼這份案卷上記錄的案發地點卻是濱江師範學院4號宿舍樓1樓左側水房。為什麼水房會被誤傳為113寢室?案發地點究竟是在哪裡?這是疑點之二。
其三,案卷上明確指出,死者林森的死亡時間是在1996年1月13日下午13:00至13:30之間,可是,警方接到報案的時間卻是當天下午的15:25。難道報案人在死者死亡近兩個半小時才發現案情的嗎?可是,據陳小喬說,當時應該有兩個人直接目睹了林森的自殺。難道他們在目睹血案之後,會隔了兩個多小時才去報告校方嗎?要知道,4號宿舍樓與學生處所在的行政樓相隔不過幾百米。這中間的兩個小時究竟發生了什麼?這是疑點之三。
其四,據陳小喬提供的線索,那名十年前在113室被殺的男生叫黃宏濤,他是一週前被蜂蜇死的濱江商學院學生黃志勤的堂哥。而現場的第二名證人黃萬山,如果自己沒記錯的話,他就是黃志勤的父親——教育局的黃副局長。事隔十年,兩起人命案,為什麼都和黃萬山有關,而作為十年前被害人黃宏濤的家屬,他為什麼會對侄子的死保持緘默?甚至連侄子的屍體都不翼而飛?
以上的四個疑點足以證明,十年前的這起案子不簡單,非常地不簡單。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八章 調查(4)
無意間一抬頭,何隊發現自己的桌子上突然多了兩包簇新的“萬寶路”香菸,一定是小高剛剛回來過了,他拍拍前額,自己就這個毛病,一分析起案子就什麼都不知道了。否則,自己的前妻也不會最終選擇和自己分道揚鑣。
他撕開包裝紙,抽出一根菸,點燃之後深吸了兩口,好半天,他才吐出一口煙霧,也許是由於煙氣在喉嚨停留的時間太長,他忍不住彎下腰猛烈地咳嗽起來。
“喝口水吧。”小高溫柔的聲音在身畔響起。
何隊抬起頭,感激地接過茶杯:“謝謝。”
“少抽點菸,身體抽壞了後悔都來不及。”小高的聲音透著幽怨。
“呵呵,慣了,反正我身子好壞都沒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