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2 / 4)

小說:紅樓之林海 作者:低訴

更加恭維了林大人幾句,方將今日頭功的王總兵請過來。

大夏官場文武分明,那王總兵原本站得遠,且論職責他也不歸林海管,不過林海官品高,今日又是鹽務相關的事情,便走過來向林海見禮。卻不小心抬頭看到了徒景之,那一臉的驚駭實在嚇人。

這夜之事,林海見運同楊大人把鹽幫大女婿叫過來訓斥一頓,擺明了支援小兒子,又命人處置了大女婿這邊的人,林海也從鄭公處知道小兒子那邊支援的人多些,便預設了楊大人的處理,鹽幫之事算是明面上了結了。楊大人又將那幾個偷鹽的轉交給江大人按律處置,林海見楊大人處事尚可,他更不去掣肘,只在諸事了結後對向自己請罪的楊大人寬慰幾句。

而那王總兵,在一眾官員紛紛擾擾,林海總算將後續之事交給葉澄觀抽身回驛館之後,一路跟隨。到了驛館,待身邊只剩林府自己帶出來的從人之後,那王總兵對著徒景之大禮參拜,只道:“臣,江浙省通海衛總兵王子騰,拜見太上皇。”

徒景之也還記得這個文武雙進士,哼了一聲,道:“起來回話。”

這一夜諸事繁雜,待到天色微明之時,王子騰才從驛館告辭,他心潮澎湃,知道自己既然知道了個大秘密還能活著走出來,以後自然前程不可限量。果然,待他帶兵回到衛所不久,便有朝廷旨意,將他調到京城,不多時便成了地位舉足輕重的京營節度使,於是漸漸地朝中傳言,王子騰大人深得聖心不提。

================================

作者有話要說:話說本章的標題,用的是《董西廂》的句子,《董西廂》裡最有名的最打動人的還有一句:“莫道男兒心如鐵,君不見滿川紅葉,盡是離人眼中血。”

又話說,王子騰終於出來了……下一章,該寶釵出來了……

89第 89 章

第八十九章薛家有女名寶釵

等林海和徒景之、葉澄觀回到揚州;已是臘月了,還在路上時;他就派人去金陵接回黛玉和英蓮,又命人傳話給徒七和林憶;叫他們務必要在臘八之時回家。而在甄家護送林、甄兩位姑娘回揚州的船後邊不遠不近地跟著的;正是皇商薛家的大船。

那日薛蟠在外邊闖了禍;薛劭氣急攻心竟至吐了血;他這幾年本就身子不大好;這回心中連驚帶怕好幾天方才緩過來;就此更添了病症,延醫請藥了好些時日。薛蟠如今年紀尚小;雖被母親寵得有些過分;行事全憑己心,可對父母家人還是很上心的,見父親如此,他知道是因為自己闖禍,心裡也很著急。又兼徒七和林憶當日放了話,要是他再胡作非為必不輕饒,可他哪裡知道人家說的“胡作非為”的標準是什麼?

薛蟠這裡以己度人,往日裡他在街面上教訓他人之時,也會對人家放出類似的狠話,可根本也無什麼一定之規,看得不順眼的招呼過去就是。金陵城裡,固然有比薛家更富貴的,可子侄多有約束,那些放到街面上橫行霸道的紈絝子弟裡,還真沒幾個能鬥得過薛家的,因此向來無人敢惹薛蟠。如今薛蟠碰上了比他更狠更霸道的,卻是連自家老爹都惹不起的主兒,這些時日便都躲在家裡不敢出門。可心裡那股挫敗和懊喪實在難受,他不敢在薛劭那裡討嫌,又不想去找見了他只會心兒肝兒叫著卻從來不去聽他說些什麼的母親,便只能去找妹妹。

薛家小姐閨名寶釵,她比哥哥薛蟠小兩歲,自幼就比哥哥聽話懂事,深得父母寵愛。薛劭的夫人王氏出自武門世家,雖則其兄王子騰自己是文武兩進士,可王家一向對女兒有些偏見,只道女兒家拘於內宅,學會侍奉父母、丈夫,能夠管教下人也就夠了,因此王家的女兒只需跟著母親學些內務,連女紅都不是很好,更不用提識文斷字了。王氏嫁到薛家,因著薛劭對夫人還算尊重,又兼打理內務也要用到諸般文字,才在丈夫的教導下稍微認識幾個字罷了。當日薛家給薛蟠請先生,要教導兒子成材,寶釵也想跟著讀書,王氏一開始並不熱心,還是薛劭發話,道是女兒家也要多學點東西,將來才能更進一步,才讓寶釵也跟著哥哥一起唸書。薛家請來的先生,這幾年沒有幾十個也有十幾個了,大多不上一兩個月就被薛蟠氣走,其中很有幾個留的時間長的,是因為薛家小姐聰明伶俐,讀書讀得好,又知道尊重先生的緣故。

寶釵年紀雖小,可薛蟠對這個拿起書來就能念得頭頭是道的妹妹很是尊重,許多他不懂的問題,到了妹妹那裡都能迎刃而解,遇有不高興的事情,也總有妹妹能給他安慰。這些日子寶釵殷勤侍奉薛劭湯藥,薛蟠直到薛劭病情穩定,又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