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紅樓之林海 作者:低訴

軾一向能夠代表安平侯府,以前安平侯府與甄家只有茶葉交易,不想甄家訊息如此之快,竟知道了自家研製出了車馬上的新玩意兒。他本來打起十二分精神,要與甄應德周旋一番,看看對方的意圖,莫不是要仗著甄家的權勢欺壓林家,想搶走這獨門生意不成?

卻不料甄應德提出的條件極其優厚,官方出原料,只以底料錢賣給林家作坊,待林家作坊製成產品後,官方再以三倍的價錢收購,而且應承底料錢一時也不必全付,只付個十分之二三即可,且林家作坊如果趕工不及,官府也願派工幫忙,一併只算到林家的產品裡就是。

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並沒有砸暈朱軾和林謹知,但他們揣摩半天,也只能查到甄家確乎是得了上意的,至於為何如此優厚,不得而知。

甄應德出身江南甄家的本家,他的曾祖母和母親,自先帝到今上,連出了兩代皇帝的兩位保姆,在大夏絕無僅有。加上甄應德幼時便入宮伴讀,各項事務中站隊極準,由此深得司徒偃信任,各種或明面或暗地裡的事情交給他辦了不少。司徒偃派他與安平侯府做這彈簧車馬的買賣,根本就是給林家貼錢的行為,但因為實在不是什麼大買賣,甄應德也只以為是聖上南巡時想起了林家列侯數代始終安穩,稍稍恩賞一下,卻不知這行為並非帝王心術,純是徒兄要補貼如海弟罷了。

薛勳和甄應德相交莫逆,生意上往來更是多,薛家早就是皇商,兩年前聖上南巡,甄家接駕之時從薛家週轉了不少銀兩,兩家自此更是好上加好。薛勳自知道了林家攬走了官府驛站車馬生意後,便百般探問,甄應德自不敢說是今上點名要林家承辦,只推說林家小公子發明此物,自己從好友朱軾那裡知道後覺得甚好,因此便與他家合作就是了。

薛勳心中不忿,他薛家本來也有類似作坊,早想從中分一杯羹,沒想到甄家轉手就將這生意送到安平侯府門上。想他薛家,祖上追隨太祖開國,受封紫薇舍人,後來雖做了皇商,到底也沒被人小覷過。到自己這一輩,已經攢下了偌大家業,自己成親之後,又和京裡的國公府攀上了親戚。反觀林家,再是列侯,聽說到林家小公子這一輩也沒了承襲的名分,待林謹知不在時,若自己不出息,就成了平頭百姓,憑什麼和自己爭?

今日又被林海言語戧到,雖然甄應德出了面,自己不好不給面子,但這槓,他算是扛上了!

10海客(修)

作者有話要說:2月23日修:甄應德應該不知道林海在司徒偃心裡的地位,所以修了他的心理活動……

第十章海客

寶泉?看身材還真像一枚景德通寶,圓得銷魂。林海見了甄應德甄寶泉的“英姿”,心裡腹誹道。

有了甄應德的插話,加上隨後林海被迎上三樓的雅間,石墨、松煙並卓青、卓藍等幾個小廝也有人招呼。有了飯菜吃,人的火氣也容易消散,於是一場風波便似消弭。

進得雅間,林海發現早有兩人守在桌前了——

金髮碧眼,鼻高眼凹,雖然穿著儒服,卻是兩個洋人!

大夏並不禁海,除了泉州、廣州、寧波、杭州、登州等沿海大港外,姑蘇、揚州這等重要的商業重鎮上外國商人並不是稀罕物,但多為或黑或褐的南洋商人,或是矮小精明的倭商高麗商,或是包裹頭巾的天方商人。大夏商人本身最多的是去到南洋,偶有那不畏艱險的,也就到天方為止。雖然知道南洋和天方商人從大夏採購的貨物大多轉賣到遙遠的泰西,但可能是路途太過遙遠的緣故,大夏人很少去泰西,在大夏,真正的泰西人也並不多見。

前世林海無論是學習生涯還是後來從事的工作,都多與外國人打交道,就連外語也學了不止一門,自來到大夏,日日都是四書五經,抬眼皆是黑髮黑眼,時日一久,都快忘了外邊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了。

沒想到在這揚州天海樓裡,林海又一次見到了西洋人。

見朱軾和林海都有些驚詫,甄應德和薛勳相視一笑,兩人皆是面有得色。甄應德對朱軾道:“丹瑞兄,這兩位是泰西之國法蘭西的貴客,一位是諾——諾——”看來是沒有記住洋人拗口的名字,只得回身看向那兩個洋人。

其中一個略高胖些的四十來歲的洋人道:“諾依曼,大人,我的名字是諾依曼。”居然是字正腔圓的官話!他指著身旁略矮小些的同伴,向朱軾和林海介紹道:“這位我的同伴,他叫若翰。”那個若翰笑了笑,向他們一揖,只道:“各位好。”比之諾依曼,言語很是生硬。

見這兩個法蘭西人竟用中土之禮,朱軾帶著林海也趕緊還禮。如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