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隊沉穩的腳步聲踏碎了寧靜。
何隊在我對面的石墩坐下,朦朧的燈光斜照在他剛毅的臉頰,稜角分明,有如刀削,威武之氣自然散發,生出令人心折的魅力。何隊臉色祥和,語氣溫和道:“難得你這麼早就下線,看來你是誠心要學氣功。”
暮色的蒼穹佈滿了或明或暗的星星點點,深邃難測,如夢如幻。我收回目光時,恰好捕捉到一顆劃破天際的燦爛流星,油然道:“人的一生,對於漫長的歲月來說,不過是一閃即逝的流星。人生總要有所追求,有所成就才會美麗眩目。對我來說,修煉氣功,探索我未知的世界就是我當前的追求,我要使自己強大,保護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我可不想再次要面對歹徒時,束手無策。”
何隊嘴角一揚,露出一排雪白整齊的牙齒,笑著讚賞道:“說得好,人生的意義就在追求和探索的過程!人生在世,若沒有理想,沒有追求,庸庸碌碌的過日子,那與行屍走肉有何分別。”
頓了頓,正色道:“我們言歸正傳,繼續早上的話題。”
我欣然應道:“小弟洗耳恭聽!”
何隊肅容道:“中華氣功源遠流長,流傳至今日,各種修煉法訣不下數千。其中比較有名的正宗修煉功法的有佛家的‘易筋經’、道家的‘逍遙心經’、儒家的‘大道之法’、慕容家的‘孤月訣’、宋家的‘素女心法’等等。這些功法心訣本是同出一脈,修煉者根據各人的領悟心得和體質心志,才發展成今天的百花爭鳴的情況。但無論哪種氣功心法,它的修煉路線如何,氣功的行氣原理是一致的,必須經歷氣功的四個階段,練精為氣,化氣為神,以神納虛,天人交泰。
這四個階段就是氣功的四個境界,前兩個境界都是後天之境,練精化氣只是融通經脈,排除經脈中的渾濁之氣,此境界者,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化氣為神就是我目前的境界,可以把內息元氣融入各種動作。後面兩種境界是先天之境,玄之又玄,口墨難以描述。但無論修煉哪種氣功,最終都是殊途同歸。”
我心中一怔,脫口問道:“氣功有如此多的分支。嘿……聽起來似乎與某些小說中描述的門派心法相似。”
何隊顯然知道我會有此一問,好整以暇道:“小說雖是虛構成分較多,但很多都有現實根據,只是這些氣功心法並沒有他們寫的那麼神秘。修煉時,氣息的執行路線大同小異,只是納氣的方式和對細末經脈的開發有所不同,兼且修煉時的運功姿勢也各有差異,這才形成不同的心法。像佛家的‘易筋經’,以中醫經絡走向和氣血執行來指導氣息的升降,導引內息由主要經脈擴向細小經脈,穩中求進;易筋經修煉時姿勢也非常講究,共分有十二式,每一式都要求動作標準,不然很難達到預期效果。至於具體的行氣路線,非外人可以得知。
我要傳你的是道家的‘逍遙心經’。‘逍遙心經’最初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中,經唐代呂岩,即呂洞賓集眾家之所長,逐漸成形,名曰‘百字碑’,其訣曰: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覆,普化一聲雷。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逍遙心經便由‘百字碑’衍化而來,經過數十代修煉此功法的前輩高人不斷改良、完善,清末年間,散石道人易名為‘逍遙心經’,傳至今日,依然沿用此名。
逍遙心經乃道家正宗功法,講求的是自然之道,刻意修煉,反落下乘。氣息的執行路線並不複雜,運功姿勢並無固定招式,宜靜宜動,最緊要的是保持無慾無求,寧靜平和的心境,修為高低全憑個人天分性情……”
兩人一個孜孜不倦,諄諄教說,一個興致盎然,凝神傾聽,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待何隊告訴我詳細的運功之法和注意事項,已經是十點半了,只是有些問題何隊也無法解說,畢竟他的修為有限,日後若我的修為達至他的境界,他再為我引見雲真大師,由他親自向我解說。
第一百八十五章 逍遙心經(下)
回到客廳,小蘭三女已經下線,正聚在客廳親密說笑。
小倩身著淺白無袖睡衣,絲質的睡衣光滑柔順,小蘭玲瓏浮凸的曲線有如山川起伏,完美的凸現出來,藕臂美腿迷人眩目,舉手投足間,懾人心魂。
此時小倩正附在小涵晶瑩如玉的耳邊不知在說什麼,只見小涵俏臉生霞,斜飛入鬢的黛眉下,剪水雙瞳有如盈盈春水,正泛著無邊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