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對於茜香國的要求嗤之以鼻,公主和親、金銀珠寶他們還真敢提,對於南安郡王府上下的舉動,皇上看著他們到處蹦達,四處許以錢財讓人在朝廷給鄭瑾求情,也無暇他顧,只管督促各部備戰。
皇上是恨不得鄭瑾以及其他被俘的將領全部以身殉國,但事實總是不會事事如人意的。武官世家的子弟要出頭,就得有戰功,這次鄭瑾作為主帥,跟著過去的一些其他勳貴世家的子弟並不少。現在這種情況,不單單是南安郡王府著急,這些有子弟在軍中的人家也著急,所以在知道了茜香國的要求後,這些人家和南安郡王府一樣,到處活動,只希望朝廷滿足茜香國的要求,好讓他們放人。
求情的人太多,皇上不可能一點不顧忌影響,最後的結果還是準備賠款和公主和親,不過皇上雖然答應了,不過皇家可不會讓真正的公主去和親,錢財方面大多是南安郡王準備的。南安郡王妃雖然想自家王爺回來,但也不希望自己嫡親的女兒去那蠻夷之地受苦,後來還是老太妃想出一個好辦法,茜香國只說要公主和親,也沒規定是誰,認一個義女就好,郡王妃也深以為然。
想認義女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行的,總要有一點皇家公主的範,南安郡王妃和太妃扒拉了她們熟知的人家後,就想了他們府的至交榮國府的姑娘。榮國府的三姑娘她們也見過,容貌出眾,儀態端莊,聽說還精通詩文,這樣的姑娘只要嬤嬤稍加j□j即可。南安郡王府和榮國府經過一些私下的交易,終於如願以償收了探春這個義女。
探春對於南安郡王府收她作義女的原因心知肚明,作為和親公主遠嫁他鄉,此生可能再難見親人一面,她只想著現在也快到及茾之年,但一直終身不明,到不如放手一搏,也未嘗不會有別的造化,再說了,只要榮國府和南安郡王府達成一致意見,作為探春的意見誰會去聽呢,願不願意都沒辦法改變這一切。
可惜,探春只是一個生活在內宅的姑娘,就是再聰慧,見解也終究有限。她不明白此次皇上對南安郡王府已經徹底厭棄了,對於茜香國也沒打算放過,在與茜香國談判的同時,出征軍隊的調遣也差不多完成了。
南安郡王府的動作很快,和賈家達成一致後,次日就擺了宴席請一些世交親友,讓大家知道了南安郡王府認探春為義女這個事實。這邊認了探春為義女,南安郡王府馬上就請旨冊封探春為郡主,皇上到不介意給南安郡王府的義女一個郡主封號,反正當今不會出錢養著這個郡主,只是給一個好聽的名號罷了。
探春在遠嫁以前,在大觀園特意設宴款待了幾個小姐妹。探春得封郡主,府裡下人對探春所住院落的人一下子熱情起來了,這次宴席整治的頗豐盛,不過想到探春的遠嫁,大家都沒什麼胃口,顯得非常傷感。
探春作為南安郡王府的義女出嫁,賈府也就沒有準備任何的嫁妝,全部是由南安郡王府準備的。不過黛玉參加完宴席臨走時還是將準備好的添妝,一整套金累絲首飾,另外一千兩銀票,一併交給了侍書。
因為時間緊急,探春都沒有等到這年的中秋節,在八月初九日這天,終於踏上了遠嫁茜香國的征程。榮國府除了一個趙姨娘對探春的遠嫁傷心,其他眾人對自家府上出了一個郡主只感到高興,雖然這個郡主遠嫁了也許今生都不能得見一面,不過這不影響賈府上下的享樂之心,到了中秋節宴請吃喝照舊,絲毫不受影響。
在京城因為西南戰事氣氛一片緊張的時候,迎春的婚期也悄然而至了。
賈家的幾個小姑娘,大概也只有元春這個嫡女,因為有王夫人這個親生母親,所以自小就給她攢嫁妝,其它三春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不過後來元春入宮,除了木頭用在了大觀園,其它的雖然當年元春剛入宮的時候沒辦法帶進去,後來入了四皇子府,直至後來封妃,早就被王夫人花在元春身上了。
迎春的夫家是工部左侍郎府,也是握有實權的三品大員之家,雖然是庶女繼妻,但如果嫁妝太過簡薄也實在不像樣。因為迎春所有的嫁妝都要現置辦,賈母考慮以後,決定讓公中出五千兩銀,老太太自己拿了三千兩,賈赦也出了一千兩,一起交給賈璉鳳姐夫妻兩人置辦。
王熙鳳自從上次小產以後,休養了幾個月都沒有管事,後來還是因為薛寶釵她們三人管事以後,府時的下人鬧得實在有點不像樣,賈母再三要求,鳳姐才再次接手管事。不過鳳姐自從再次管家以後,再也不傻乎乎的拿著自己的嫁妝來補貼府裡的日常用度了,還三不五時的伸手扣點好處。
因為元春在宮中,經常有宮內侍來府裡打秋風,鳳姐現在也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