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滿朝大臣們都稱頌萬歲幹練果斷,從諫如流,堪稱一代明君。這時,又一個炸雷,震蒙了群臣:萬歲進食能長生不老的仙藥紅丸後,就駕崩了。三十九歲的泰昌皇帝,即位剛好滿一個月的“一月天子”就死去了。
泰昌的長子朱由校,十六歲,已經立儲為太子,繼承了皇位,年號欽定為:天啟。小皇帝即位後,內宮的鄭貴妃和李選侍,與大太監魏忠賢合謀,準備挾天子以令大臣,把持朝政。御史楊漣、左光斗、尚書趙楠星等正直的朝臣,不服**的懿旨,干涉皇帝的家事,終於使天啟皇帝得以親政。
天啟親政後,先將他的乳母客氏加封為奉聖夫人,將魏忠賢提升為大內總管,後來又加封為東廠提督。
天啟不象他父親泰昌那樣勤於政務,而是隨了他爺爺萬曆的秉性,不臨朝聽政。但也不是一點不管,每次大臣上疏,奏章都是由小太監接來,交給總管魏忠賢,再由魏忠賢捧到天啟跟前,讀給萬歲聽,聖上的旨意,再由魏忠賢傳達給大臣們。因此,魏忠賢就有機會對各部大臣指手畫腳,指使他們按魏忠賢自己的意圖辦事。
朝臣們又和以前一樣,再見不到皇帝的面,所有旨意,都是聽總管太監說的。巴結魏忠賢的臣子,逐步有所提拔,忠正耿直的人,無不遭到排擠。魏忠賢又派出心腹的太監高初,出任遼東監軍,拉攏封疆大吏。
熊廷弼上疏請調兵馬後,關內大軍陸續開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