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1 / 4)

小說:興家 作者:九十八度

非腥掌凇��

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蕭惠歡便從一對夫妻的嘴裡聽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資訊:這場火災發生的日期是六月初九,這恰好是清源強震發生之後的第二十天。得到這個訊息,讓蕭惠歡多少有些感嘆:這晴明王朝的開國皇帝,也不知道是造了什麼孽,讓這個國家的天災人禍如此頻繁……

得到了想要也需要知道的一切,蕭惠歡便不想再在這預警幻境當中待下去了。那炙熱的火勢,即便是在這種靈魂出竅的狀態下,也炙烤得人受不了。而且繼續在這裡待下去,也幫不上任何忙,還不如快些回到現實當中,設法讓人注意預防……

然而問題又來了,回到現實之後,已經是晚飯時分。嫂子秀禾和孃親在廚房裡忙碌的聲音傳來,讓蕭惠歡終於還是打消了立馬去沈家,找那個冤家寫預警呈文的衝動。這黑燈瞎火的,三弟又不在家,自己一個人走五六里的夜路多少還是有些發怵。而且如今倆人已經訂親,若是半夜三更的,自己還跑到沈家去,多多少少也會惹人非議。按照飛騎傳信的速度,即便明日再送出呈文,也最遲在兩三天後便能送到朝廷手上。若是朝廷重視,時間上完全來得及。

雖說已經讓那個冤家寫了辭官的表章,可如今朝廷的批覆還不曾下來。為了那個冤家的安危,這件事情還是得報上去,讓朝廷定奪為妙。要不然在舊災新難的刺激下,難保那個可惡的皇帝老兒不會惱羞成怒,將新帳舊賬一起算到慎卿頭上來……

翌日一早,蕭惠歡便又去了一趟沈家,將昨日自己意外預測到的火災跟沈慎卿說了。沈慎卿倒是無所謂,反正這官兒雖然已經辭了,可朝廷還沒批覆下來呢。何況就是書寫一道呈文而已,又費不了多少功夫。當下便又提筆寫了一道清河郡難民安置區,將在六月初九發生火災,引發森林大火的預警呈文。

寫好之後,沈慎卿便要拿著呈文到縣衙去交給飛騎信使。卻被蕭惠歡阻止了:“還是讓惠濤去吧,他是習武之人,腳力快”。於是,昨兒個半夜才從縣城趕回來的蕭惠濤,又被蕭惠歡以挽救數萬百姓生死的大義,從涼蓆上拖了起來……

前後兩天,送出一道辭官表章和一道火災的預警呈文之後。蕭惠歡和沈慎卿倆人終究還是有些忐忑,一是擔心那份預警呈文,會不會又像之前那道清河郡強震的預警一般,在朝廷那些可惡的鳥大臣的爭議當中被束之高閣,丟在一邊;第二嘛,倆人冷靜下來之後,多少還是有些擔心,那份辭官的表章,會不會讓皇帝老兒覺得顏面掃地,來個霸王硬上弓,把沈慎卿拘押進京,大刑伺候……

然而,幾天之後,倆人卻等來了一份來自京城的書信。書信的內容,完全出乎了倆人的意料之外。因為這封書信,竟然是如今的皇帝老兒口述,由當年那位欽差,如今的戶部黃侍郎親自執筆書寫的……

這還不是最特別的,最令倆人想不到的是這封信的內容。整封書信的內容很短,卻透露了兩個資訊:

一是清源郡強震之後,朝廷立馬便採取了措施救災。而且在派人救災的同時,皇帝老兒也已經想到了災區會發生瘟疫的可能性。因此,派遣了大隊醫官,在朝廷御醫的帶領下,前往災區進行預防。

二是皇帝老兒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信中表示,今後無論沈慎卿何時收到他那位師傅的天災預警,都請他儘快奏報朝廷。朝廷一定會堅信不移的安排預防措施,避免清河郡的悲劇再次發生。

至於沈慎卿要求辭官的事情,信上卻隻字未提。反倒是倆人以捐贈的名義送回去的兩千兩銀子,被原封不動的退了回來。非但退了回來,而且分量還足足增加了五倍。在信的末尾,皇帝老兒還說了一句話:朝廷雖然不富裕,卻還不至於要一個區區五品芝麻官向災區捐獻銀兩……

看完書信,沈慎卿和蕭惠歡倆人大眼瞪小眼,都有些哭笑不得。折騰了幾天,提心吊膽了幾天,沒想到倆人的作為,最後就像是走了個過場…………

卷一 翩然而至 第一四一章 沈慎卿的計劃

第一四一章 沈慎卿的計劃

為何說是走了個過場?看皇帝那封書信的最後一句話就明白了:“朝廷雖然不富裕,卻還不至於要一個區區五品芝麻官向災區捐獻銀兩……”

這意思就是,皇帝根本沒把沈慎卿送呈上去的那封辭官表放在心上。他老人家金口玉牙,說你是五品芝麻官,你就依然還是那個五品芝麻官。反正又不需要你幹什麼實際性的工作,你辭不辭官有個屁干係?所以這個閒官兒,你還是老老實實的給我當著吧。有災情預警的時候你給我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