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已經懂事,一個雖然人小但帶著成人芯子,姐弟倆很快玩兒的不亦樂乎。笑怡趁機翻看了下賬冊,有烏嬤嬤把關,一切都井井有條。看了下黃曆,康熙三十六年了,再過不到一年他們就可以搬出去了。
白天玩兒累了,晚上到睡覺的時候問題又來了。嬤嬤想要抱走弘暉,卻遭到了他強烈的反抗。知道自己要被抱走,弘暉下午睡得足足的,晚上睜著眼,一旦離開額娘他就哭。
這讓當了好幾個月和尚的胤禛直接黑了臉,好不容易福晉出了月子,他想好好紓解紓解,但這小子!這樣他怎麼辦事兒!?
“爺,要不把暉兒放在這兒吧。”
弘暉小手抓住額孃的前襟,臉上還掛著淚珠。看著這樣的兒子,胤禛也心軟下來。
“那就先這樣吧。”
心滿意足之下,弘暉也累了。捉弄了阿瑪一個月,總要有個度。他可知道,自己這阿瑪不是什麼有耐心好脾氣的人。所以這次,當四爺躺下來的時候,兒子奇蹟般的沒哭。
笑怡喂完奶,把襁褓放在中間。月光下胤禛看著兒子的一張小臉,雖說岳父都說暉兒像福晉,但他看著卻像極了他。
這樣一個身體健康長得像他的寶寶,是他失而復得的嫡子。他會慢慢長大,長得很想他這個阿瑪。然後他一定要親自教兒子讀書習字,騎馬射箭。想起下午在書房得到的訊息,廣州那邊洋人的動作不斷。福壽膏已經由沿海向內陸轉移,甚至京裡的都有旗人在抽。
胤禛非常氣憤,但也知道這是個好機會,可以建功立業且不會被皇阿瑪猜忌。可以說這輩子胤禛雖然不想爭破頭,但他從沒想過因為自己而委屈了福晉和孩子。
如何不被皇阿瑪和太子猜忌,還要不被人看不起,一直是重生後的胤禛在琢磨的事兒。而南方正是最好的機會,尤其是最偏南的地帶。
洋人一向不被皇阿瑪看重,自己抓住這方面的機會,幹出點業績來。摸了下兒子的臉,方才旖旎的心思早已煙消雲散。為了暉兒和福晉,他也該加把勁兒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小青飛飛的手榴彈、meierjulia的兩顆地雷~
第七十章
有了目標,四爺也忙了起來。他本就不是耽於漁色之人;前世之所以寵李氏;完全是看著順眼用著習慣。這輩子寵愛的人換成了福晉,自然夾雜了一份尊重在裡面,他的態度要鄭重許多。
雖然自身有需要;但他的需要還沒有那麼強烈。兒子離不開福晉,他也拉不下臉當著兒子的面做那檔子事。至於侍妾格格,他怕再生幾個病秧子或者不成器的出來;真真不敢碰,所以這事兒也就慢慢放下了。
只是這樣一來苦了蘇培盛,每早起來他都得避開旁人給四爺洗褻衣。好在天漸漸暖和起來,井水也不是很涼。
大清在對外政策上完全沿襲了前明的思路;天朝上邦的觀念不是一時可以扭轉的。胤禛每日把自己關在書房;對外說是研習佛理,其實是在看著南方沿海傳來的資料。
十三洋行這幾年發展的很不錯,朝廷對南方的掌控力沒有那麼強。憑藉前世的經驗,胤禛派出去的的粘杆深入沿海各處,提供了許多詳細的第一手資料。
越是瞭解得多,他就越是憂愁。洋人在逐漸擴張,皇阿瑪卻對此不置一顧。靈魂狀態的他,曾經看到那些花花綠綠的洋人,端著火銃輕易攻破紫禁城的大門。自認為泱泱大國的大清,竟然保不住自己的國都。平常人都受不了這種屈辱,更不用說做過皇帝的胤禛。
但是他這麼想,朝中的大臣們可不會有這種意識。怎麼提出來讓人重視,是個很棘手的問題。再次看下諜報,胤禛深深地頭疼了。
他想起前世的自己,不是沒人向他進言開海禁。但皇阿瑪留下的爛攤子,實在是讓他自顧不暇。等到他差不多收拾好,想要採取點心措施時,也到了生命的終點。而繼任的弘曆,有那樣,想起弘曆胤禛頭疼的更厲害了。
不給他守孝就罷了,還貪花好色好大喜功。靈魂飄蕩的那些年,他有時候都覺得,宮女們說弘曆是他抱來的事情是真的。不過他也知道,宗室規矩那麼嚴,這事兒是不可能的。後來看多了鈕鈷祿氏,他更是明白弘曆隨了誰。
早知道,他寧可傳位給弘晝!
煩躁不已的胤禛,找不到發脾氣的地方。拿起毛筆又放下,腦海中迴盪起前世那些傳言,皇阿瑪是因為弘曆才傳位給他的。要不是他的好兒子默許,流言能傳播的那麼廣?皇阿瑪又不是朱元璋,他隱忍幾十年辛苦得來的皇位,跟弘曆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