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是當今永熙皇帝的生母孝德皇后。一位是早年故世,而留下的嫡子尚未登上儲位就病故了,只落得個節義太子的追封;一位是半輩子苦熬,到老來終於因為隱忍而一躍而升太后,更一度享有賢后的美譽。如今,她們的香火卻是一般多。
對於嫡母孝顯皇后,皇帝並沒有太深刻的印象,但那些記憶卻還算愉快。至少,她在的時候,因為有嫡子,兄弟中間遠遠沒有之後的紛爭。而對於生身母親孝德皇后,如今皇帝站在那靈位前,竟是覺得那張曾經熟悉的臉也異常模糊,只記得那個稱呼——太后。
先帝晚年奪嫡最火熱的時候,太后確實靠著武陵伯朱家替他造了不少勢,但也就是因為那賢明孝順的名聲,那時候還是王妃的皇后和還是夫人的武賢妃方才會被人惦記。武陵伯朱家出人出力,卻不出錢,甚至還有一個女兒嫁給了他的兄弟,不過是求著左右逢源,但真正得用的卻是他和宜興郡主的兩份微薄祿米再加上妻子孃家的全部家底,。
等到塵埃落定的時候,武陵伯從伯爵封了侯爵不算,太后又讓他一次又一次地加恩,而朝中所謂的早就站在他這邊的有功文武竟是數不勝數這些人是幫助他在登基之初把我住了局勢,可這些人有太后撐腰,他甚至在他們的壓制下不能提拔自己的恩師。而哪怕是和他情同兄妹的宜興郡主,她卻差點把人嫁到了武陵伯朱家,要不是宜興郡主幾乎豁出去了,他也發了大脾氣,宜興郡主才在那麼一大幫人中挑中了張銓。
即便如此,這夫妻倆仍是遠去了江南。
他要孝順,所以一次次地忍了太后。他提拔了一個遠在天邊的羅明遠,把一個個年輕臣子放在地方,直到熬到太后撒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