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官差們遠去的背影,柴勇和崔潮生交頭接耳了一番,又詢問了燕飛舞夫妻倆和秦老闆秦恪的意見,就對現有的物質做出了分配。
柴勇召集了眾人,站在了一個小土堆上,大聲喊話:“給位親朋好友,咱們大家都是相熟的,又都是無辜被流放之人。來到這裡,咱們應該同心協力,互相幫助,互相愛護,把日子過下去,好好的過下去!大家不要灰心,只要熬過了這個寒冬,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眾人紛紛點頭,鼓掌以表示贊同。
柴勇使勁的一揮手,現場安靜下來,他又大聲的喊道:“如今,咱們手頭的吃的喝的用的,都非常有限,離開春還有一個多月,大家必須省吃儉用,才能熬到春暖花開的時候。等到了春天,這荒原裡就會有野菜、野果、蘑菇、野雞、野鴨等等可以吃的東西。所以,咱們目前最重要的是,就是精誠團結,一致對外,把這個冬天熬過去!”
崔潮生接過他的話:“我們商量過了,咱們成立一個新的村子,三百三十一人,以家庭為單位,自由組合,五十來個人組成一個互助小組。這樣算下來的話,就有六個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負責安排小組成員的各項活動,老弱婦孺,就留在家裡幹家務活,組長帶領小組裡的青壯年修建房屋和開荒種地!”
頓了頓,又語氣鏗鏘的喊道:“我崔潮生毛遂自薦,擔任副總管事,柴勇為總管事,秦老爺為賬房總管,燕飛舞為護院統領,敢問大家,意下如何?”
“沒有意見,這樣挺好的!”
三百多人交頭接耳了幾句,一致贊同。
俗話說的好,“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那些吃的喝的用的,都是人家掏金葉子換來的,他們又懂農事,不聽他們的,那還能咋樣?除非,想要喝西北風和露宿荒野。
秦恪點了崔潮生的兒子和柴勇的兒子,作為賬房裡的小管事,跟著他學做賬,管理事務。
村子,被命名為樺樹村。顧名思義,因為這附近生長了一小片十幾棵白樺樹。
崔家、柴家,燕家和秦家,理所當的,組成了一個互助小組。幾家人的家僕,本來也沒有幾個,在抄家之前,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