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個姓李的。實在是隴西大族,李姓人太多了。此人可是跟李奕等毫無關係。
馮太后聽過他的名聲,點頭道:“好,今後就由李世安出任御史大夫。”
眾人聽得原來是馮太后增設御史大夫,都鬆一口氣。
不料,馮太后立即回到了正題上:“好了,御史大夫有了,今後有了監督的部門了。繼續回到今日的話題,陸泰,你把整件案子的卷宗全部交上來我看看。”
陸泰和任城王對視一眼,叫苦不迭。
馮太后集中火力在陸泰身上:“陸泰,卷宗呢?”
“這……回太后,沒有卷宗……”
“沒有卷宗?這麼大的案子,會沒有卷宗?那你們的情報是從哪裡來的?”
“這……那些檔案,是有人秘密送來的……所以,沒有留下卷宗……”
反擊8
“這……那些檔案,是有人秘密送來的……所以,沒有留下卷宗……”
“哈,辦理這麼大的案子,查處封疆大吏,連卷宗都沒有,你就私自做主了?”
陸泰暗叫不妙,這是弘文帝做的主,自己再是狗膽包天,如果沒有弘文帝支援,豈敢隨意誅殺李敷?因其如此,弘文帝不願意留下把柄,尤其是太監朱翊鈞等私自到相州誘捕李敷上當,如果傳出去,成何體統?所以,一開始,就沒得真正核心的卷宗,李奕一死,乾脆就不了了之。
“太后……臣,臣辦事不利……”
“辦事不利?好!好得很!你們還算不利?二十天之內,可以讓一個封疆大吏抄家滅族,還說辦事不利?陸泰,你們這樣的效率,還有誰比得上?”
陸泰跪在地上,再也不敢開口分辨。
任城王更是跪著,一聲不吭。
“啪”的一聲,眾臣但覺心驚肉跳。是馮太后一掌拍在案几上,幾乎幾本奏摺都飛起來了。
“陸泰,你還不從實招來?你到底受到了誰的指使?”
“是臣失職……臣嚴重失職……”
馮太后大喝一聲:“御前侍衛……”
四名御前侍衛搶上來。
“你們都聽清楚了?陸泰是怎麼說的?”
四人上前就分別捉住了陸泰和任城王二人,壓到一邊。
眾人做夢也想不到,眨眼之間,馮太后乾脆將這二人抓了。明知道不對勁,卻又沒法,因為,陸泰等人是親口承認的,自己失職。
瀆職論處,當然可以被抓起來。
“在李敷一案裡,陸泰等人失職,至於如何處置,等陛下回來,自有論斷。”
二人聽得是交給弘文帝處置,立即鬆一口氣。
忽然又聽得馮太后的聲音:“李欣呢?”
是東陽王的聲音:“李欣翁婿正在辦理去相州任職的手續……”
反擊9
是東陽王的聲音:“李欣翁婿正在辦理去相州任職的手續……”
“相州刺史?”
果然是弘文帝的做派!要褒揚,就做個足夠。李欣在相州貪汙被抓,現在,官復原職,豈不是表明他之前根本就沒有罪?
弘文帝啊,弘文帝!
馮太后絲毫也不流露出憤怒的情緒,只略一沉吟,朗聲道:“李欣既然是陛下看好的人才,女婿又檢舉有功。所以,我認為,他們翁婿不宜去相州,調任徐州好了!相州苦寒,山窮水惡,刁民也多;而徐州,自古富庶繁華,賦稅充足,山清水秀,比相州好得多。李欣有功之臣,官職自然地配得上他的功勞。馬上傳令下去,讓李欣任徐州刺史……明日啟程,不得有誤!”
此言一出,眾人又是面面相覷。
大家更摸不清太后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了。按理說,她該對李欣翁婿恨之入骨才對。為什麼只是把李欣從相州刺史改為徐州刺史?
而且,徐州還更加富庶一些。
難道,馮太后真的對弘文帝屈服了?
看她的神情,說出這樣的話,是如此自然,如此真切,絲毫沒有任何的個人恩怨摻雜其中。
東陽王等立即道:“太后處置得當,英明英明!”
其他人也都紛紛地附和。
馮太后這才站起來,環顧四周,幾乎目光從每一位大臣面上打量過,然後才不慌不忙的:“當日,曾有不少人建議,許多宗親王族,府兵太多,驕橫不法,跟皇室安全帶來很大隱患。我和陛下念及,大家都是太祖的子孫,血脈親族,總是一再地容忍,不要不出大錯,就睜眼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