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們各有所長,其他方面也不能瘸腿。
哪怕胤礽有心培養兒子們,弘曈也快結婚了,他也設想讓弘晰或者弘曈在即將到來的戰爭中發揮一定作用,也不能這樣縱慣著他們不讀書。我的兒子,即使是上馬能領兵,也不能一聽說跑馬就兩眼放光丟下書本的莽夫。要防微杜漸!
根子在這兒呢。
如果說弘曈是因為表現出了對文化課的疏忽而被敲打的話,誠王就是因為過於“書呆”而讓胤礽頭疼了。不要以為讀書讀得多了就不會做傻事,誠王就是活生生的反而教材。
胤礽為如何處置他頗費了一番腦筋。誠王也是流年不利,這爵位總是在升升降降的,你剛給他個高位,他就能自己折騰得降了。眼看弟弟們頗有幾個封了親王,他再在郡王位子上待著也實在難看。
大家不是皇子之後,服色就依著各人品級而來,允祉排班打頭,是個郡王,身後一溜親王弟弟,不但他尷尬,胤礽看著也彆扭。允祉巴結皇帝又巴結得,胤礽也不忍他久居弟弟之下。
可是這升他的爵位,也要有個由頭吧?不如給一差使,讓他好好去辦,辦完自然有賞。胤礽這個龜毛的傢伙想來想去,終於想到一個允祉最沒有可能犯暈的差使“修書”。
允祉很有一段時間沒有領過差使了,乍一聽胤礽的吩咐,允祉真是驚喜交加了。修書是他的老本行,還有個陳夢雷在一旁幫襯著呢,當下納頭就拜:“皇上放心,臣弟一定把這差使辦得妥妥當當。”
胤礽心說,你別再出什麼岔子我就謝天謝地了,口中還要鼓勵他三弟:“你用心辦差,做出成績來,大家自然看在眼裡,我也不會忘了你。”
允祉得了鼓勵,樂得馬上就開始,可是:“修書的人手多半在京中,臣弟離京有些日子了,不知眼下進度。”
“你先寫個條陳來。”
先寫計劃書?也行啊,允祉痛快地答應了,起身告退,出門的時候走路都帶著風。
允祉滿面春風地回到家裡,卻看到妻子一臉的惋惜惆悵。因為允祉回來了,原本坐在一邊的弘晟的妻子欣安就避讓開來。聽到公公問婆婆:“這是怎麼了你?”
欣安心道:福晉可一點兒事沒有,有事兒的是旁人。
三福晉看到是他,很快地又笑了起來:“沒什麼大事兒,今兒在皇后那裡遇到了二姐。”
這個二姐就是榮憲公主了,榮憲公主按說該是春風得意的,今日一見,卻略有愁容。皇后那裡不用命婦,光是福晉、公主都能坐滿一屋子,三福晉帶著兒媳婦過去,自然就遇到了榮憲公主,以及顯王福晉。
三福晉帶著欣安是去顯擺的,欣安初到承德,便顯出有些不適來,找了御醫來診脈,卻是喜脈。三福晉當然要帶著兒媳婦炫耀炫耀,要有嫡親孫子裡,這可是妯娌裡的頭一份兒。
不幸榮憲公主之女,新任顯王福晉也在,說起成婚,她尚在欣安之前,雖然也是不到一年,尚屬新婚。榮憲公主面上不顯,心裡也有些著急了。別管你是不是鐵帽子王福晉,沒有兒子就是不行。
顯王也還年輕,要是新婚一年還沒訊息,納妾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到時候有了庶長子,許多事情就不太好辦了。
三福晉初時得意,後來也覺出榮憲公主的不自在來了,不由止了話頭,把話題引到了回京之後太子的喜事兒上來。當場是把話題轉移了,回到家裡卻不由留下兒媳婦來說話,說的就是榮憲公主的事兒。
自家順心了,自然就有心情去關心別人。三福晉與兒媳婦兩個就為顯王福晉發起愁來了,話沒說上兩句,允祉就回來了。三福晉也不與丈夫說這個,卻問允祉:“爺今天笑得開懷,可是有什麼喜事?”
允祉矜持地笑笑:“皇上讓我修書。”
“還修書?”
“這是不正是我拿手的麼?”
這本書就是《古今圖書整合》。康熙四十年的時候就開始修了,說是讓允祉負責,真正起到頂樑柱作用的還是陳夢雷。允祉書算讀得不錯,卻並不是個讀書人,上進之心倒是挺重。到了胤礽這裡,給了他新的任務,他就把這個丟給陳夢雷,先忙禮部的差使去了。一忙就忙丟了所有的差使,還被降了爵。
胤礽給他找的這個新差使也是用心良苦,他原就熟悉這一塊兒,又有陳夢雷幫襯,應該不會出什麼問題的。允祉自己呢,也是熱炭團兒似的心思,想修好此書,以圖以此進爵。
三福晉聽了原委,笑道:“皇上這是給你找個由頭好記功呢。”
允祉也是嘿嘿一笑。